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0|回复: 4
收起左侧

容若词中的芭蕉雨

[复制链接]

237

主题

833

帖子

51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178
发表于 2015-8-18 11: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渔夫 于 2015-8-18 11:16 编辑

      纳兰容若的词,很多人都喜欢 。本人虽然对文字有些爱好,但,自知不是赋诗填词的料 ,对诗词歌赋通常是走马观花地一览而过,很少会沉下心来,去玩味其字意词韵。

      不过对容若的词,却是另一种态度。其原因是在前些年,曾写过一篇《纳兰性德与他的词》的小文,为写好这篇小文,虽然不太懂词赋,但还是花了一点时间,去阅读容若的词。也就是在那时才知道,容若的词,为什么评论家会说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为什么他的《饮水词》问世时,会出现家家争唱《饮水词》的轰动。

      今天,很偶然看到一本《纳兰词话》放在台上,就随手一翻,恰翻到一首叫《临江仙》的词:“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窗外,一阵疏雨,轻轻地打在芭蕉叶上,那点滴零落的声音,让他想起了当初的情景,雨,骤然急速了起来,芭蕉雨声如鼓,让他的心都快要碎了。

      谁能理解他此时心中的忧伤呢?是那雨,还是那芭蕉?除了他自己,谁还能明白呢?舒穆禄雪梅是他的表妹,那年,芳龄仅十四的表妹因父母双亡,从一位千金大小姐,瞬间变成了凄苦无依的孤女。作为叔叔,位高清朝四大重臣之首的明珠,责无旁贷地将小雪梅接进了明珠府。

      一对小人儿,一个是孤女,一个是相府的公子。背景是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却是一样的,就是对四书五经都能倒背如流。于是他们就时不时地一起玩起了赌书。这赌书,可不是一般人都能玩的起的游戏。其玩法是,一个人说出一首词中的某一句,或者四书五经里的某一句,另外一个人就要说出,出自谁的笔下,具体在书的哪一行。不是博学之人,你能找到北那才怪了。据说赵明诚与李清照也玩过相同的游戏。

      时日流金,他们的心慢慢地靠的越来越近,不知不觉间到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雪梅,冬郎好逑”的程度。(注:冬郎是容若的小名)然而,相府的媳妇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门第之见深似海,容若的额娘,怎么能容许他娶下这样一位孤凄的娇娘?于是,她就设下计谋将雪梅骗出相府,送入宫中当了宫女。

      当容若得知其事,早已是无法回天了,他大病一场之后,就愤然写下了一首《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饮牛津,相对忘贫。”是啊,嫦娥吃药飞天后,却在也无法吃下后悔药让她再返地。而容若就是吃到了仙药,也没法飞进宫中将他心爱的雪梅救出来啊?

      心在情就在,他放不下心上人,就是冒死也要在看一眼表妹。恰在此时,仁孝皇后身染沉疴归了西,宫中置办国丧。于是,他决定不能放弃这唯一的机会,他赶到大觉寺,又是下跪又是以重金相许,求慧充和尚想办法让自己混进宫去见见表妹。得到和尚的点头后,就断然地用佩剑割去辫子,在老和尚的帮助下,剃度伪装成和尚混进了宫里。显然,此时的容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混入宫中被发现就是当场毙命,剪了辫子一样是死罪一条。

       然而,冒死进宫,他们也只能是彼此遥遥地互相望了一眼。在和尚堆中的容若,只能是“相逢不语”因为“直为凝情恐人见”。而在宫女群中的雪梅“欲诉幽怀”,可如何能开得了口呢?也只能“转过回阑叩玉钗”来告诉容若,他对她的真情已心知肚明。后来雪梅因守身而吞金自尽。

      经历了这样的变故之后,听着冷雨打芭蕉,这心能不碎吧?纵观历代文人墨客,每当忧伤的时候,总会将雨和芭蕉做为寄托情感的具像。

      也许是因为,那雨打在那宽大芭蕉叶上,会发出其别居一格的声响。如果是一场骤雨,那一声紧似一声的敲打,就如一阵阵催魂的鼓点,让人心神不宁。如果是一场疏雨,那慢条斯理的淅沥,好似一圈圈渐远的涟漪,让人见之忧伤。

      于是就有了:“ 疏雨听芭蕉,梦魂遥”;“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都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这样让人感伤的句子。于是,雨打芭蕉的声音,就与愁人的忧伤的心合上了拍。

      红尘无处不伤心,容若在睡前又翻看那些旧书信,想她当年初学书写的可笑的模样,又如何,一盏孤灯下,还是无法说清这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

      一声长叹之后,人总还是想心有一个依归,这很自然会想到佛。佛是从印度传进来的,而佛教中有一个法叫“观身法”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看待自己的肉身。据说一些印度的高僧大德,都将自己的肉身比作芭蕉。
      
     显然,这与芭蕉特殊的构造是分不开的,芭蕉也有树大,也有树高,所不同的是,芭蕉是一种没有心的植物,不管你怎么剥,剥来剥去,剥到最后一样是一无所有。佛家所说的“白骨观”讲的就是这种观身法。剥去一切终是空,佛家讲的就是这个理。容若最后称自己是楞枷山人,也许就是他看破红尘后的一种心的归依吧。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18

帖子

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903
发表于 2015-8-18 22: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剥去一切终是空,佛家讲的就是这个理。”赞同。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833

帖子

51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178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08: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诚谢安宁阅读,顺祝安好!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2

帖子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903
QQ
发表于 2015-8-20 08: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了解了一个不幸的故事,催人泪下,感谢渔夫老师拿来分享。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1525

帖子

1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4328
发表于 2015-8-25 13:2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事怎一个情字了得??问好,渔夫老师!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5-5-15 01:13 , Processed in 0.06568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