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依雲 于 2015-9-15 04:07 编辑
酒之区别
周未,应朋友相约餐馆小聚。所选之地店面虽然不大,但在城区郊外还算得上清静,再择一单间入座,也还闲适。
若是隔三,五年前朋友相聚几乎是上下嘴皮相碰般随意,一呼百应,隔天一聚也是常有的事。可渐渐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相聚便多了难度。再加上一些免不掉的所谓应酬,几个朋友真正能够凑齐着实不易,所以分外珍惜,似乎感到抛下一切静心吃顿晚餐竟成了一种奢侈。
多日不见或多年不见的老友相聚格外感慨,相互问候相互叙旧,几乎忘了吃饭这一真正目的。直到服务生催促点菜才一个个欲罢难休,边点边转头续上一个问题。饭菜点齐,不得不提及酒水,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餐桌上绝对少不了酒的,否则就如饭菜中缺乏了食盐这一调料会让人索然无味。
说到酒,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到今天依然是餐桌上的主角。酒既重之,与酒有关的动作也颇为重要,自然倒酒,敬酒也就成了一门大学问:有娓娓道来的,让你招架不住接杯换盏的;有下死命令,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的;有激将法的,有哄骗法的,有奉承法的总之,数不胜数,应有尽有。倘若是单单纯大老爷们的饭局,除却喝酒过敏者着实不能沾的,多少都还是能喝些的,对男女混席的场面往往令人尴尬:能喝者不便喝者有之,不能喝者免为其难的有之,能喝易醉的有之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其实酒作为一种文化,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标志,但作为酒本身来说,对男人和女人还是有区别的。
酒对于男人是一种气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人生得意须尽,莫使金樽空对月",对酒当歌是男人的豪迈与奔放,一饮而尽的荡气回肠是男人的爽朗与洒脱。既便是低盏浅饮也尽显儒雅之道,颇有绅士风度,酒对男人有抹不掉的情结,男人对酒有无法抗拒的情怀。
而女人于酒是一种感觉。宋代词人李清照是最好的代表了,她的诗词中与酒相关的作品很多。从"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到"昨夜风疏雨骤,沉醉不消残酒"再到"三杯两盏淡酒,怎抵他,晚来风急",莫不是从最初的幸福,悠然品到国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孤独,难耐,她喝下的是酒,流淌在心里的是种种情愫,段段愁肠。"半盏残酒,一世情愁"女人对酒有的是牵肠挂肚的思念,酒对女人是难分难舍的依恋。与其说捧在女人手中的是酒,不如说装在女人心中的是一份感悟,这样说来有一句话好像是为女人量身定制的"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酒只是入了女人的口,醉的却是女人心!其实酒席上大可不必为让女人喝酒而喝酒,也许真喝了却又不是酒的滋味了!
酒席之上离不了酒,但也不要做酒奴,男人有度,女人随心就好。酒是一种文化,让它积极,健康地绵绵流长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精神上的责任。酒,永远是餐桌上一道永不流失的风景线,唯美,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