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9|回复: 0
收起左侧

梦野品香亦陶然---赏读本站第二期文学电子期刊(荒之语)

[复制链接]

34

主题

79

帖子

5

精华

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819
发表于 2014-1-7 13: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野品香亦陶然
              
-----赏读本站第二期文学电子期刊

 
   文章:荒之语  编辑:幽谷幽兰


 

 

 在幽兰,克公以及站中诸友的齐心努力下,我站的第二期文学期刊与大家见面了。在数千篇的文章里寻芳撷萃,汇成这一页满目欣然,其中劳苦自不必说,感激之类的话也就不再赘述了。还是让我们一同进入这宜人的风景,陶醉在其中吧。
        
在五个大项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散文。还记得来到这里后读到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彭雪梅的《我家的阳台》。当时留的评语是这篇散文我几乎每次进站都要看一遍,因为它透过一个小的世界让我看见了目力所不能及的世界。全篇平铺直叙没有丝毫的起伏和波澜,就是这样淡淡的把一份哲理悬挂在一扇普通的窗昭然于世。窗会折射阳光,就会把另一份温暖洒向不知名的角落和心房,自然就会衍生一种怡然和陶醉。文贵平中含曲,静处生姿,观此文作者在无意间书就了美,也许她自己并没有感觉到这一点,但切切实实带给人无尽的遐想和思考。好文章!事实上也正是这一点彰显了这篇散文的可贵之处,因为它把阳台寓意为人生的舞台,把自己生活的点滴悄悄的用一种暗示在最后揭示出来,读这篇文章的感觉会让你觉得自己也融入在其中。《我喜欢雨中行走的感觉》则是一种别样的纷扰的困顿被作者用一种轻叹的语调道出来,这是读者特有的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所展示的不是大起大落的开合,也不是臆象的独特思维,只是作者信手拈来的一刻思维,一点彷徨,一丝顿悟和略微一点点的欣然。在这弥漫着的感觉里作者的思维在行走,文心的昭然也同样在无需设定的空间里行走,很可贵。《山婆的风水地》如果说是一个人物的来去,莫不如说是一段历史的悲欢。此文把山婆定位在一个不大的空间涵盖里,用一些围绕开来的事件诉说揭示人生的主题,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的写法非常老道,把握住了以洁为能,不缛为巧的人物定位,作为陪衬的事件是为了烘托山婆近乎崩溃的精神底线,而恰恰就是在这一点上作者提炼出了山婆的虚妄的精神世界中震撼人心的深刻挖掘,使文章有了魂,有了血和肉。这也是这篇文章打动人的具体所在。《梅香》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情绪变换中的意念相守。载物托梅,是要把一种品质和一种态度交融在一起,在精神的世界里不断升级,从而达到一种更生和重塑的目的。作者行文功底扎实,转意于无形,暗设凝其中,不露丝毫滞涩,值得学习。《愿岁月静好》一文让我品读再三不忍释手,它不但告知了人应该有的一个品位,还告诉我们不要丢失了心底的,它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是文字所不能修饰的。但就作者这一份认知,就足以欣然于本期精品,而文字的笔法也令老荒佩服有加。《李时珍与杨继盛》笔触大胆泼辣,点、据、慨然凿凿,之真知,之气概,之暗揭使人佩服之隙,犹有所得。此文是此项中一个特别的标识,老荒学习了!克公的一组行文--丰满的农妇沐浴着巷子里的阳光,相伴着心之月光树’‘渐次消失。细细赏来,令人学习的地方真的不少。如果说他的文章有框架,那么这框架就是搭建在旷达的岁月磨痕上,它所包容的哲思和感悟在一种深邃里意味久远。也许他为我们打开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村落,平凡的巷道和无韵的妇人,可就是在这其中克公独特的思维和视角,总能呈现出一片与众不同的天地,那么这是什么?这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认知,这也许是文字之外的东西,但这正是克公教给大家的行文的基本常识,文可言品之优,品必为文之石,后者更胜前者。这是克公给大家的启迪,也是诗梦的宗旨所在。
       
第二小项是散文诗专页 在这一辑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幽兰的一组,《荒河边缘爱的守望》是大角度的全景俯瞰,幽兰把自己的情绪寄托于枯枝在心灵的空中呐喊,又交付给土地的龟裂,眼看着黄沙一次次将其掩埋。于是我们看见一只泣血的火鸟在空中定格,它曾经的回旋在只能是记忆的底片上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记,揣摩中,痛苦依旧。自始至终我都认为《呼吸如苇》是幽兰十分成功的一个作品,因为在这篇作品里我们看到寄意于某一事物,且在其中领悟顿生的感慨于笔尖洒来,那么这是一种随意,而使这种随意在让读者领悟的时候漾起心波,那么这种随意就是一种灵动,文章的精髓托于文动而存于意动就是一种升华中的阵痛,《呼吸如苇》在摇动着的幻化里道出了人生浮沉的一点嗟叹 在寄予的希冀里,文字的跳跃摆托了固式的束缚。例如:湖水呼吸,醉了,蹒跚着向前倾倒,和呼吸,灵魂从此温柔的重叠,组合我们崭新的生命等就是把灵动的臆像完美地捏合到文的整体意象之中,美感和哲思的深度也就油然而生了。康乔华的《夜思情节》在极短的篇幅里用凝练的语言带给我们一种感触,就是那种深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怎么也割舍不下的那份记挂和回望,那份悸动和感悟。好想回家,可我知道自己仍然在跋涉,好想再牵一牵熟悉的水牛,可它那熟悉的叫声只能伴着我梦中的泪水滴落在枕旁,萦绕在心际。这就是作者带给我们的这幅深情绻绻的画绢,我想文字的意义应该就是这样的心怀抒发吧。《心秋》在夏荷的笔下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饱含深情的迷离,它极富生命力,虽然力道还稍显不足,但她所尝试的递进式的叙述和累叠的抒发都使文章洋溢着一种彰显的感染,大家请看:在心秋的季节里,泛黄的心叶儿在飘零,一叶一声唏嘘,一叶一声嗟怨,一叶一声凄婉,在这样的感召下,谁人不沉浸其中呢。结尾处的主题揭示更是显示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豪迈,看似与前篇差距较大,但却加深了文意的升华,是成熟的显现。《梧桐花飞》是弹性空间自然的脉络,生动而又极富张扬,读来欣悦而又舒然。《如水的思念》则又把深沉放在问询中思讨着纷杂的过往和对某一事态的个人思虑,借助特定物象丰润彰显的弹性。《千年缘》,《素素花絮》以及《在诗意里徜徉》和《春天,田野刮来一阵风》都从不同侧面,用作者独特的思维角度为我们展示出了一个个生鲜灵动的哲思和暗示以及具体情态的刻画和渲染,美不胜收。
       
当代诗歌历来都是诗梦的主打。《写给四月的玉树》一改看海往日的风格,不见了跳跃空间非常大以近乎零乱的的借代和暗喻,在这首诗中看海凝重的笔调着力于灾难带来的思维倾覆,用悲伤的近乎滴血的心扫描顷刻间的天翻地覆所带给人无尽的忧伤和难以抚平的打击。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刘勰语)看海就是依托这种性情书就此章,其中深情,即托于文又远胜于文,当赞。《独自行走的云》作者起笔之初和驻笔之末以愚见看来是写给某一个对自己有深深影响的人,可说不清理还乱的情结,在作者的笔下凝聚成茶香的蛊,那么世间品尝的人又何止你我。宛儿要抒发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只是此诗专一性非常强,若不然,动一动意义会更加深远,宽度也会映射更多,宛儿,你说呢!呵呵。《执苦》真的是非常有深度的作品,在我尝试的几种解读中,唯一能说得通自己的,那就是在自己的心房中点燃一颗蜡烛,只照射心的一半,而心的另一半就在烛光的闪烁中或明或暗,让变化无穷的心之图形融化在清语的诗句里,那么就有了一种温暖,一种灼热和一丝疼痛。其实清语所揭示的无不是我们所在经受的,但清语把握住的就是她自己独特的感怀,在执苦中,如果说真的有警醒的,就只有那颗不曾变化的灵魂和执意要书就的渴望,可归处在哪里谁又得知。水灾把写意的幻化凝聚成泪,那么天在哭,人连哭的机会都不会有了,那么就留在记忆吧,记忆睡着了,一切也都平息了,悯人的情怀漾出诗意之外,难得!《张爱玲》是克公的阵痛,他在这里面似乎把自己变成时代久远的一丝风抑或古城墙的一块砖,在感受了灵魂的万般洗礼后,把一份落寞和记忆中的旧相册融合起来,使我们看到了张爱玲的一生,于是我们看到了弥漫过古城墙的那一缕馨香和仍在风中久久不愿散去的女性的思维对后人的影响,时代的裂层永远不会取代曾经的美丽,哪怕这美丽凄婉,也值得珍藏和回忆,这才是克公揭示的主题。《哥,背我过河》曾经引起一场关于诗的意象的大讨论,但究其根本意象是什么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情景交融,并由此包含着一个意蕴于自身的完整的感性世界。它可以是心意在物象上通过比喻,象征、寄托所获得的一种具象表现。在幽兰的这首诗中得到了很完美的体现,诗的本意也通过这种意象,完成了另一个领域里的再度涅槃和升华,的代言意义更加深远,更为具象化。老许的《父亲告诉我,春天来了》揭示了生命本相的一种内涵,它既是一种延续又是一种无言的叙说,在带给你思索的同时,会领受到最淳朴的感悟。《擦玻璃的人》是多么朴实的生命之歌啊,本质的态度决定了认知的深度,那么就可以理解出诗中所奉献的那份理解和讴歌。《空间》里,江山俊伟秉承一贯的探寻质的真谛的原则,有的放矢的拾捡起能够搭建心灵城堡的砖砖瓦瓦,绝妙的组合又使这些砖砖瓦瓦熠熠生辉,在一定的高度上,闪烁着灵魂之光。《亲,我的春天没有翅膀》在一定程度上胜过了《独自行走的云》,因为它的宽度延伸在局限的框架之外,不论是虚拟的借代还是发自心底的呼声,都使我们能更广阔的领略到作者的心路行迹。《乡间正厅屋中的泥土风俗》是屋人所描绘的带有历史感的传承,因为只要有乡间,他就会存在,屋人也正是感知到了它所特有的那种历史见证,才粗线条的将它描绘出来,而这种属于黄土地,红土地以及黑土地,属于生生不息的耕耘的人们,屋人抓住诗眼的能力,使人佩服。《忘却你,没有喉管的呐喊》在回忆中把悲怆再一次抛给苍天,抛给每一个漂浮其中的微尘,有灵性的微尘在附着后会融入进去,然后同悲同喜,任时代的无数次变迁,唯有这坚持,唯有这最最基本的底线永远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光芒。《裸行的风》是看海依旧延续的近似凌乱的躁动,这使我想起了缀石轩诗话中关于鲁迅诗歌的评述不衫不履,自有无限风流蕴籍。虽然我等无法与之相比,但看海还是为此越走越近的,这无疑是一种欣然。但看海还是要把握一个度,那就是张扬的角度不能偏离诗韵的主脉,你可是稍有这个倾向哦,呵呵。
        
古诗词方面是我们需要函待加强的,在这一辑里,有了枫桥作品的加入,便丰满莹润了许多,希望大家多多的从中学习,从中获益。在七律《绮怀》中枫桥,琴剑书生皆步韵黄仲则,琴剑先,枫桥次。枫桥所步此七律着意于亘古以来红尘人烟的千古吟唱和世态起伏的此消彼长,含义之广,落笔之精皆让人敬佩不已。枫桥一贯做人谦逊,行文严谨,另一篇《七律二则》也足见其功力。摘句蝶衣粉褪为香暗,花萼芳闲因雨眠真的是意蕴悠长,上口不忘。疏雨潇潇的七律《千年风雅》尽书史上四位才女于笔端,不论唐婉,青照,卓文君还是上官婉儿,作者写得最传神的不是她们的才情如何如何,而是皆结合史源事因,来书品质言情怀,韵律工仗,颌、颈严整。有意思的是,作者还把一首今韵附在其中,相信有心的朋友会加以对照,取长补短的。七绝轱辘体其实并不比律体轱辘简单,它所要求的涵盖虽然可以特指某一定式,但用句和遣词则要求更加凝练和集中,而且在意境的营造上更加要求有真功夫。悬壶济世的《楚天万里寄英魂》以清明为大背景,突出甫公的不屈一生,无论是汩罗的浪花朵朵,还是香艾的青烟缕缕,都使我们在赏读的时候共生一种望悠怀古,悲天悯人的情怀。此诗尤以甫公的气节为诗眼,词句凝练极富文采,丝毫没有收到绝体轱辘的限制,相反,二者倒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是悬壶济世的老道之处,亦是功力不凡之显现。《双双燕-词说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悲剧》更是将千古以来的数种版本归纳于一词,在雨荷的重墨里再一次的上演。痛别离中,上片以事言怀,交代背景中已将满腔怨恨尽书开来,再辅以下片的泣血心声生怒絮进青山,聊得泣声万古,何等的悲壮,又何等的悠远。此中的字,别样传神。生死恋雨荷侧重于梁祝的悲剧结果,所以不惜倾墨,着力渲染。但余认为,如果上片突出描写得以求学的欢欣和识梁后交往的愉悦,那么上下片连接起来,对照更加鲜明,感染力更强一些。当然这是浅见,雨荷不必在意。圣文大姐的眼儿媚--梦思十分别致,在与清秋月的唱和中,大姐词句平实,十分注重最终所要展示的主题。这与清秋月的梦思截然不同,清秋月写出了分毫间的传神,用笔清丽,转和轻巧,强调入目效果,确实很打动人。此二人入目与入木,各见真章,相映生辉。沁梅映雪的《满庭芳-问春》在写意中挥发着传神,词用工极巧,仿佛是无意拈来之红,悄落有心镌刻之版,问斜照,东风过后。可有月登楼,足见沁梅不凡之功底。律则用前四句写出起始形态,后四句尽书心怀。遥看坐听花黄叶翠严整的仗衬辅以精酌的语词,使词,律二者相依相携,共生重彩。秀子的律体轱辘,以及愚夫,静潭、寒露凝香、浅墨淡凝,月色和雨荷等的大作真的是让笔者羡慕不已,好在时日还长,定当孜孜以求。
        
文学评论这一页,老荒是断断不敢上口的,呵呵。君的雅评,哪一个不强于老荒。平平山人尤为突出,在他的每一篇论述中,不说句句严谨,字字珠玑,可通篇里洋溢的都是真知灼见,品读再三依旧学习再三。克公,骏毅、冀中汉,康乔华,燕语晓轩等的评论大作每每都让愚人受益匪浅,今后还望继续赐教。
          
洋洋洒洒之间,不觉已啰嗦了许久,这只是老荒拜读大家尊作的些许感受,正确与否荒不得知。荒惟愿直抒心声,无需丝毫遮掩与庇佑抑或谬赞,本性如此,直言处大家勿怪。错了的地方,大家尽可留言指正,没有什么面子之说,荒皆接受。
                                        

 

                                                                          2010.08.09午后


 

 

  

诗梦文学网欢迎您!

http://www.shimengwenxue.com/


    109115平,后114平后12459

 

   

 

    ..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5-5-2 20:39 , Processed in 0.13829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