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缕阳光 于 2014-12-18 14:49 编辑
一个优秀的人才,他不管是在上学习,还是工作上都会很突出。其他方面也是非常优秀,他是如何做到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呢?他的优秀不是遗传的,不是父母能给的,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己,总有一个习惯达成的,那就是好学好问,。 还记得我们读书的时候,一下课时,看见总是有那么几个同学一直围着老师,他们喜欢问这问那的问题,他们是主动去和老师请教,交流。他们问三问四的毛病才会他们成为优秀,让自己成才。 现在我才明白,没有谁能把你变成优秀,没有谁能够让你成才,唯独自己能做个勤学好问,把它当成一种习惯。
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知识和道理是我们永远也学不完的。只要我们肯学,知识是跑不掉的,虽然我们已经是二十几,或三十几岁的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学习,做一个不懂就要问的‘小学生。
我们要到处去学习,学会四处找老师,对,我们就要学会找老师。学习,找老师对我们来说;它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如果自己不懂,却没有去请教别人,也从来不会去主动问别人。一直在找借口,现在我们又不是学生。总认为在学校里才是老师,在外面都是和自己不相干的人。 其实,我们进到社会里四处都是老师,只是常把自己抬高了,根本就看不到老师的存在。或者,说自己已经不需要老师,要老师干嘛呢?这样的理论会迟早会把自己害死的。 我们就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首先我们要学会听。让别人把话说完,是一种尊重,听完他说的话,自己也会有一些收获。 比如说;别人正在说人生的道理,说起自己的经历,分享着自己喜和愁,我们要学会这样说,您讲得太好了,确实如此,您仿佛是我以前的老师,听您这样一说我感觉自己回到读书时。 那怕,他的话只是给我们一点点的启发,自己还是要虚心受教,只有这样的做,我们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许他会把所有的道理告诉我们,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懂得了道理,只要虚心讨教,我们就会知道很多的东西。 我们仿佛在寻找老师的过程,才能享受知识的旅程。
我们离开了学校,并不表示自己已经离开了老师,离开了知识,脱离了老师。其实,我们进到社会才是真正学习的阶段,面对一切都会感到新鲜,很稀奇,同时感到是陌生。 人最得难的是进到社会,还要四处学会找老师,自己还要不断学习,还有很多自己未知的知识等着我们。但是最重要是自己要有一份,勤学好问的习惯,保持着虚心受教的态度。 其实,社会上的老师只不过是我们的引路人,不要以为老师还能教我们新的知识,而是要在他们身上寻找问题,自己就会有所发现,把他们的领悟当作自己的感受,也是一种知识。 能当自己的老师,是寥寥无几,如果我们遇到一个好老师,自己会终身受益。习惯把他们的话当会指点,老师总是喜欢用玩笑和我们对话,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玩笑意味着什么?但是我们要时刻把它放在心上。我们不要习惯去问为什么,总有一天遇到事情发生,我们就会恍然大悟。
,因为社会里的人,有着不同的经历和坎坷,自然有着不相同的领悟和感慨,所以我们进入社会就要四处学会找老师。 虽然我们学不到书上的知识了,但是外面的知识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