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34|回复: 10
收起左侧

霾是故乡浓(王维中)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990

帖子

3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589
发表于 2016-4-11 16: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宁 于 2016-4-16 16:21 编辑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7143

帖子

37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1442
发表于 2016-4-11 19: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编辑助手 于 2016-4-16 16:30 编辑

霾是故乡浓
/ 王维中

    乙未年末,我在海南耽搁了几日。茶酒之余,总有些若有所失的惆怅。今夜山雨初歇,月华如昼,我忽然怀念起故乡的霾了。
我的故乡邯郸现在正是品霾的好季节。放眼望去,莽莽苍苍,迷迷蒙蒙,好似混沌未开,忽而海市蜃楼,今夕何夕,恍如隔世。此际,约三五好友,登高品霾,边赏边吸,长啸当歌,说不尽的魏晋气象。
    北京的霾我是领略过的。架势很足但犹犹豫豫,入口劲烈却回味不永。少了邯郸老霾的回肠荡气和沉稳老辣,以及过鼻不忘的辨识度。到底建都史太短,清一色的汽车尾气,绝无五味杂陈、一吸三叹的妙境,行家一吸就知底蕴尚薄。就像刚出徒的花脸上台吼几声,虽底气十足,毕竟少了乃师的韵味。上海也是有霾的,太清淡,太拘谨,太细腻,一如他们的小资情调。远不如邯郸的霾量足、味正、耐吸,更上鼻,更顶事儿,吸一口是一口,越吸越想吸,痛快酣畅,大有慷慨悲歌的豪气。至于石家庄就更不入流。其霾貌似浓厚,略一过鼻,掩不住的泥土气息,味短,且层次混乱。邯郸毕竟是文化名城兼钢都,霾里都充盈着金属与文化浑然一体的贵气。入口稳中带涩,涩里有渣;回味悠长绵软,软而不腻。鼻吸微堵,口吸偏干。非反复咀嚼,不能品出其中讲究。据说老吸家竟可辨别霾的出处:邯钢来的属于国有霾,较醇,清一色金属味。西部武安霾煤铁间杂,具硫酸、硝酸混合型特点。东部是农业区,其霾以时令新鲜的秸杆香型为主,弥漫着丰收的味道。若回味有蒜香,那绝对是永年小冶炼炉的产品。一年四季,风向不同,霾味各异,让人鼻不暇接。外地人每每感慨古城之文脉久远,江山有代,古时邯郸学步,今日要邯郸学霾了。传言石家庄仗着省会的势,也想以霾传名,未免小家子气。“唯其不争,莫能与之争。”邯郸是深谙古训的。
     邯郸霾还有他人不及处:四季如一,绝不因时序而懈怠,也从不让慕名而来品霾的客人失望,随来随品,不等不误,保质保量。这恐怕是源自历史深处的定力。霾,不惟是文化,是环境,更是本地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水中微生物之于鱼虾,暴风雨之于海燕。夏季里偶尔大雨初霁,霾气稍减,倒让人觉得突然而不知所措。有时对门邻居豁然相见,常常拉几句闲话:“张姐,两年没见,你可瘦多了。”“俺去年就这样了呀。噢对了,去年没怎么下雨,你看不着。”
    爱赏月的人是不能错过邯郸的。赏月,若只喜欢分明的远山近水、月明星稀,便显得浅薄,被雅客们嗤笑。既然是赏,必要有些遮掩,不落直白,才有含蓄、婉约的诗意。“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中国艺术的美妙常在于不能写尽,给人留下想像的余地。“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可惜古人是错过了邯郸赏月的妙处的。这里的雾霾将天地全然隔开,绝不留一丝罅隙。想赏月?门儿也没有!只能猜,或者看农历规定今天是圆是缺。这层次立马就上来了,蕴含着更高古、超逸的审美自觉。艺术的要领本就是越简单越难、越高超。八大山人寥寥几笔而境界全出,吴冠中甚至说笔墨为零。可见猜月也符合艺术逻辑,且为前人未臻之境。但这对平庸的艺术家简直是噩耗。邯郸本地的孩子要想以明月入诗,常需到网上看图片,或者听老人们讲“很久很久以前。”我以为这是对培养想象力很有补益的。
    霾的妙用绝不仅限于艺术,就是日常生活也因而变得有趣。沉沉雾霾里,对面楼房如隔重幕,这时窗帘便可弃。家中无论做什么,既开放又安全,甚至会有点儿小刺激----你懂得----这是无霾的城市断然没有且大为羡慕的。霾里逛街,青年男女情感热烈外露,一律手牵手并绝不松开,让外地人大为感动。这事儿其实也有缘由:一松手,万一被别人牵走咋办?这霾若是再厚重些,就快有防盗功能了。撬门窃物,出门迷路,足以让賊胆怯。窃贼事小,设若这老霾早来个六七十年,日本鬼子就不敢进邯郸,信不?
    一方水土一方人。从对霾的态度可知此言不虚。北京人露了怯,谈“霾”色变,惶惶不可终日,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邯郸人自有燕赵遗风,“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惊,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广场舞依然火爆,公园、河边,成群结队的民间合唱依旧嘹亮。尤见精神的是他们绝不屑于带口罩,蔑视任何借助外物的懦弱行为,并从人体的抗药性推断出抗霾的必然性。若非荀子门生,断无这等见识。如能假以时日,或许将造就一个新的人类物种,叫邯郸人种----吸雾霾吐铁钉,吃农药拉蚊香----这必是古赵都以来邯郸人又一傲视群伦的荣光。
    海南也有迷迷茫茫的日子,那只是雾。如纱之轻,如烟之淡,像江南人的软语,好听但失之于柔腻且轻薄。尤其秋冬季节,在海南住久了便有诸多不适,总觉得自己与青山绿水的隔膜。偶尔站在马路汽车最密集处,深深吸几口,心里顿时泛起淡淡的乡愁。
天涯回望处,霾是故乡浓。我这就收拾行李回去,趁着这无风无雨的季节,一解霾愁。
                                                2016年元旦写于海口                                                                     
                                                                                                                          
【注:作者王维中,中国著名辞赋家、诗人,河北邯郸市诗词楹联协会会长。】




先坐东方沙发!梅香问好!
+11

最近谁赞过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2

帖子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903
QQ
发表于 2016-4-11 20: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见过东方老师最有才气之作,初读就感到你的文有了克楠老师的大气了 。明天细读。再品。

点评

志敏老师,您看准啦,这可不是东方老师的大作,是王维忠老师的作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6 20:43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主题

5705

帖子

135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7712
发表于 2016-4-12 07: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附议加精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2

帖子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903
QQ
发表于 2016-4-12 1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老师的这篇散文,回肠荡气,雾霾了好几个城市,可是在幽默的对比中,让人看到的不光是邯郸雾霾,更是看到了它古老的文明,看到了邯郸人乐观且举重若轻的个性,都是面对雾霾,邯郸人更表现出王者之气。写作过程中,联系宽泛,思想深邃,又有个见,情如雾气一样隐约其间。学习。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990

帖子

3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58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16: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文友和领导,谢谢欣赏。声明一下:这是中国著名辞赋家、诗人,邯郸诗词楹联协会王维中会长的大作,不是我写的,题目下方有作者的名字哦。呵呵呵。我转发分享到这里供大家欣赏的。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38

帖子

0

精华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35121
发表于 2016-4-15 21: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许多人是谈雾霾变色,可是作者却从另一个角度写雾霾,仿佛这霾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乡愁......欣赏学习,问好!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18

帖子

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903
发表于 2016-4-16 16: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王维中老师的佳作,问好!东方校长辛苦了,谢谢你的转发!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4269

帖子

14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6681
发表于 2016-4-16 2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敏 发表于 2016-4-11 20:42
这是我见过东方老师最有才气之作,初读就感到你的文有了克楠老师的大气了 。明天细读。再品。

志敏老师,您看准啦,这可不是东方老师的大作,是王维忠老师的作品。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4269

帖子

14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6681
发表于 2016-4-16 2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维中老师好文笔。雾霾可是让人感觉是个让人厌恶、让人腻歪的大自然景物。您却把个霾写的如此诗情画意、风趣幽默且豪迈洒脱,并附有浓浓的思乡情节,真的是非常让人沉醉。安宁老师编辑的如此到位,一并问好!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5-5-2 00:01 , Processed in 0.062079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