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0|回复: 2
收起左侧

拜竭周渔璜的故居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453

帖子

25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7557
发表于 2016-5-18 16: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南 于 2016-5-19 09:13 编辑

      我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到达这里的时候,已接近黄昏。
      这一年的”五一”节,放了三天的假,特地租了一辆轿车,带着妻子和孩子去了贵阳。第二天上午九点从花果园出发,十二点到达花溪,辗转蹉跎,下午两点才到达青岩,匆匆一转,五时从青岩出发,赶往那心憩已久的地方。从青岩出发时,太阳已经开始下山,妻子说,还是不要去了,这么晚,到达哪里也看不清什么,但我还是固执地往前,沿着一个方向而去,偶尔有一个路标提示我的去处,一步一步地靠近。山路蜿蜒,通达人的内心,我时而在丛林穿行,时而在山道上回旋,若有所失也若有所得,充满焦虑也充满渴望。
      走过一处岔道,往左,再沿一条水泥小道往前,在一条小河的傍边,看看已无去路,我便停下车,走出车外。眼前是一座拱形的石桥,精致玲珑,小巧秀丽,长满青苔和地衣;不远之处,抬头望去,青山隐隐,绿树丛丛,一座瓦房掩映在一片碧绿之中,在晚阳的照耀下格外宁静,也格外诱人。小河的路边,有人在修彻河堤,我便向修堤的工人问询桐埜书屋的去处,修堤人告诉我,走过小桥便是,我才知道这里便是先生的故居——桐埜书屋。
       渔璜,是周起渭的字,另一字为桐埜,别号载公。阅读黄万机《周渔璜年谱》知道,周渔璜生于清康熙四年农历腊月初七日的奇嶐,也就是现在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曾经参加吴主番主修《贵州通志》,参与撰修《皇與表》、《大清地與图》、《康熙字典》等康熙时代的重要书籍,留有《桐埜诗集》流传后世,康熙五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卒于北京,年仅五十岁。根据刘海粟先生《诗人周桐埜小传》记述,在清代,贵州的诗人当中,周渔璜是继谢三秀、杨龙友之后,虎视鹰扬于全国诗坛的名家。晚晴贵州大儒郑珍瞻拜周渔璜的遗像后,也曾经说:“诗当康熙,如日正中,起问汉大,惟渔璜公,桐埜一篇,眉山放翁,经纬宫商,继盛长通”,也就是说周渔璜的时作深得苏东坡、陆放翁的遗风。莫友芝《重刊《桐埜诗集》序》认为:“先生负经世之才,诗文特其绪余” , “摩挲遗文,未尝不掩卷太息也”,对周渔璜也是赞美有加。我的老师李华年先生《周渔璜诗歌探讨》则认为:”周渔璜是清康熙时代的重要诗人,也是具有全国影响的第一位贵州籍诗人”。对这些名家的论断,我不能作出评判,也不能妄加评判。但对于一个作家或诗人,五十岁的年龄,正是成熟稳健的年龄;按现在的说法,正是出成果的年龄。先生的早逝,可谓天妒英才,也就一点不为过了。
        跨过石桥,是一条整洁的石板路通往近处的田野。随后是石级,石级的光滑分辨不出行人走过的深浅,也分辨不出行走的痕迹,但从依稀的印痕可以隐约判断,来这里的人很少。这也从则面证实,我来的路上,因为不知道路径,向路人探听桐埜书屋的去处,很多人都回答不知道。而在途中,有一处茶庄,标明渔璜茶,路旁的标牌更是在醒目的位置注明“大清才子周渔璜”的名号。最初的时候,我认为哪里就是桐埜书屋,便兴然而入,进去了才知道哪里只是一个饮茶的地方,顿时我倍感失落,不知其所以,但也从哪里知道桐埜书屋并不开放。三百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也不愿去想象。就目前的境遇而言,如果换一个冬天的夜晚到来,冷月高照时,冰霜玲玲,用唐代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一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来形容,再也准确不过。我的思绪纷纷的落雪,沿石级而上,便是先生故居的大门。
        先生的门扉紧闭,大门也是一个象征性,但我不能随意翻越而入。对先生的敬仰不允许,不能轻侵绕了这一片清静;我自己的社会公德不允许,不能于翻墙折桂,不然我真要攀爬进去,弄一个明白。当然便不能像晚清大儒郑珍一样有幸瞻拜先生的遗像或许什么。但有幸的是保护者一定是出于让人瞻仰而又不能时时开放的缘故,在大门的左侧留了一段很大的空白,使人虽不能亲临也能清楚领略院内一草一木的绝唱,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既忧伤惋惜,怅然若失而又心意蹒跚,若有所思,这大概就是我此刻的心境。

        先生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贵州民居,正屋是三间两层的木房,二楼闪出一个阳台,阳台和屋脊均用清瓦装饰,清新而又特别,瓦口的石灰洁白而又明亮,显然是焕然一新;两侧为两间一楼的厢房,也用木板做成,同样用清瓦装饰,精巧玲珑。正房和厢房均用深黄色的洋漆粉刷,明亮而又沉稳,流露出这户人家的殷实。我不知道这处居所是什么时候重建或维修,但龙汝钧《周桐埜平传.余言》所说:“桐埜生小康之家”,这一判断非常正确。庭院中种植了两棵桂树,清翠碧绿,个中楼台、花池一应俱全,幽深而又明亮,深远而又磅礴。庭院的左侧紧靠厢房的部分是一座圆形的草屋,下方是一口水塘,里面长满了荷花,虽然还未绽放,但也透出了碧绿的影子,草屋的柱脚用石块从水塘中堆起,虽然有些做作,却也感到协调。草屋和水塘显然是后人的杰作,白色的瓷砖铺满水塘的四周,就是例证,前方还专门向水塘内延伸,修建了一个拱型的圆弧,大概是供人留影的地方,站在这个位置,确实可以拍出故居的全貌,我也就在这里拍了一张,聊做来此的纪念。

       修建这个水塘我想也是有一些缘由的,设计是基于这样一种考量,希望阐释一些关于周渔璜的传说和传奇。

       黄万机《周渔璜年谱》引用了龙汝钧《周桐埜平传.余言》的一则传说:“父为府学生,故幼师延诗课读。故奇钝,师痛恶之。一日,以不能背诵遭扑责,忽晕倒不起,师大恐,逃去;遇桐埜父沽酒数里外,以为家人漫师,力挽之归。师不能隐,言其实。父谓:“勿恐,儿幼,偶晕耳,即死,亦不敢责师,师固出于训徒诚意也”。师不得已,相将归。桐埜已苏。叩之,未都如梦寐。语以曩日埃鲁状,辄自叹非人。从此天资开张,不可控勒,读十行以下,过目成诵,遐迩皆惊其早慧”。在贵州的民间,关于周渔璜的传说很多,不胜枚举,也有很多附会和幾妄之处。我小的时候,父亲也就给我讲周渔璜的传说,在所引用的这段文字之中,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添加很多诡异的情节。说:周渔璜家的门口有一个水塘,在其昏厥的时候,有人亲眼所见一尾鲤鱼精从远山潜入水塘内,那尾鲤鱼的魂魄也就依附在渔璜的身上,其才能够苏醒,周渔璜也就成了鲤鱼精的化身,才成就了他后来的聪明才智,因此其后来方才无后。这当然是一种牵强,也是一种对智慧的渴望和周渔璜才情的肯定,那时的我听得如醉如痴,感其天应,恨己无缘。这则传奇是如何传到我的家乡黔西北的农村,我不得而知,不过足见人们对于周渔璜崇拜。这一则传说也是猜测在周渔璜的老屋前修一个水塘的缘由,也暗含了这一层意思,在这个才子的身上添加了很多灵异的色彩。
        还有一则传说,同样记录在龙汝钧《周桐埜平传.余言》里,“桐埜按试某地(或曰典试浙江),甫下车,闻士大夫讽议曰:“周大宗师贵州人,读《千字文》者也”。及入场,题久不下,士子哗噪。从事以闻,即厉声曰:“吾题久揭橥堂上,胡未察耶”!趋视,则以一剪插梁间。不解其故,请示,则曰:“此贵州人所读《千字文》中'起翦颇牧‘句也”,命从事研墨数瓮,卷有不当意者,辄投瓮中。及揭晓,仅录定额三分之一。启程时,士子聚众遮留,各携砚池,意将地而甘心。周分别召问,一一背其试卷,指责其瑕疵,罔知所措。地方官绅出面调解,事始歇”。在周渔璜众多的传奇中,叙述其记忆惊人,一目十行的记述不在少数,这仅是其中之一。这则传说在我的家乡同样是家喻户晓,也同样在基本事实上添加了一个细节,刚到任上,士子也就出了一副上联,探试周渔璜的才情,出联为:“洞庭八百里,波涛涛,浪滚滚,宗师从何而来”,表面看来恭恭敬敬,却暗臧机锋。周渔璜也不示弱,随口答道:“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流露出了周渔璜的机智和才华,这些当然都是传说,无需考证,也不必考证,考证也没有任何意义,而我欣赏的是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大气蓬勃,果是出自才子之手。当时贵州人被称为“南蛮”,被人看不上眼,是野蛮和愚昧的象征。根据记载,按现在的说法,当时朝廷分配给贵州考生的录取名额不足当时浙江的三分之一,也从这里或多或少领略到一点“南蛮“的味道。周渔璜初到任上时,士子知道渔璜是贵州人,故意刁难周渔璜,也就可以理解了。
       由于年少时的传承,我很早就知道周渔璜,但不知道周渔璜是何处人氏,后来知道周渔璜是贵州花溪人,也就更增加了对周渔璜的仰慕和好奇。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距黔陶不远,也曾经到黔陶乡和高坡乡一带采集民间文学,总有一个夙愿,去看看周渔璜的居所,但一直未能成行。如今已经过去近三十年,这一次总蒜了结很久以前就有的一个心愿。读《桐埜诗集》,最让我感动的是其在《汪荇洲骑牛把梨小照》中的那几句话:“我本扶犁人,弃去乃读书;读书未尽头已白,比较扶犁功不如”。这其中饱含了对文学和人生的多少感慨!这大概也是今天我固执地要来这里的根本原因,寻找一颗沧桑的灵魂在水流过后留下的痕迹。

      山头的幻影憧憧,太阳的余晖渐行渐远。妻子和孩子忙于拍照,我却陷于久久的沉思当中,不能自拔。一滴水,一口水塘,一尾鱼,一位官员,一个诗人,一座老屋和一个人的一生。那一个是他的真实。尘埃落定之后,奋争和苦难被人抹去,月色在我们的心中升起,一湾流水蕴含了人生的全部,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前世今生。
                                                                                                                                    
                                                                                 二0一六年五月十六日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2

帖子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903
QQ
发表于 2016-5-27 17: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章法整齐,故事性与文学性统一,从中读出一种值得骄傲的情怀。问好。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453

帖子

25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7557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9: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点评,感谢阅读!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4-5-19 05:54 , Processed in 0.06048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