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8|回复: 2
收起左侧

魅 力 萧 红

[复制链接]

37

主题

108

帖子

0

精华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47
发表于 2017-6-10 10: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魅 力 萧 红
邢红霞
南国的冬日,清凉的空气裹挟着阵阵狼烟,狭长的街道更显寂寥。路旁的紫荆树低眉顺目,于无声处,派生出一场生离死别的悲情来。
在香港圣士提反临时医院,一颗追求自由和爱的灵魂最终没有逃过宿命,纵然不甘不甘,也得走开,于南国蓝天碧水处作长久的休息了。
天妒英才!
她只有31岁,年轻啊!年轻得叫人心疼!她半生漂泊,一世困顿,让人怜惜。她,更是拎着一支灵秀的笔,为后世留下了秀文华章,令人仰慕。
一代文豪鲁迅凭着敏锐的眼光曾预言,她是三十年代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有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可惜,她匆匆走掉,让她的“伯乐”的话空无所依。
碧水蓝天的香港浅水湾,空气中氤氲着一种迷离的情绪。为着一颗高贵灵魂的陨落,一拨拨新知故友,一批批文人雅士齐聚于此,泪眼送别,默立凭吊她孤寂的灵魂。南国不时变幻着的色彩充满着她永远无法醒来的梦境,直至十几年后,广州郊区的的银河公墓接纳了她。她魂牵梦萦的后花园也在20世纪八十年代,重现于她的家乡—北国呼兰,她的青丝冢也修建于此。一生漂泊的她终魂归故里。
肉体虽逝,灵魂不灭。一顶“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的称号最终冠之于她。
她,就是被誉为“三十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她,何以为如许名人所惦念?何以为时代所铭记?她,之于三十年代的国人,之于彼时的中国文学,究竟有着怎样摄人心魄的魅力?
历史自会给人决断。
萧红美吗?从她遗留在世的照片来看,她并不能算是一个美人儿。胡风夫人梅志初见萧红时,注意到了她有“一对有点外突的大眼睛”。和萧红同时代的张爱玲在《更衣记》里说到,当时的标准美女是削肩,細腰,平胸,薄而小,依据那时的审美标准看,萧红应该是算不上美的。况且,一生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的萧红,总是面色苍白,甚至“像是一座用石膏雕刻出来的模型”。萧红20多岁时,“她的散发中已经有了明显的白发,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及至1942年1月,病重之中,只有31岁的萧红在香港圣士提反临时医院的病床上,“一头花白相间的头发凌乱披散着垂在枕上”。
无论如何,经受战乱、多愁多病的萧红都算不上是以美示人的。那么,在大腹便便的不堪情况下,她又是如何先后两次让不是孩子父亲的萧军和端木蕻良接纳了她?
时光流转。萧红拖着8个月的身孕,被同居男友王恩甲遗弃在旅馆时,萧军受《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之托去看她时,是碍于好友情面。当时的萧红穿着一件褪了色的蓝长衫,因为身怀六甲,一边的“开气”已裂到了膝盖上,用一根别针胡乱地扎住,光着的脚上拖着一双变了形的拖鞋。那样子相当狼狈!当萧军无意间发现散落在床上的几张画有花纹和写有短诗的的信纸时,他竟然感觉“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我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她!”,并且在次日就誓订终身。于萧红来说,萧军也许是她在走投无路之际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而萧军,如若不是被萧红的才气深深地吸引,他怎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做此决断呢?况且,萧红的腹中还有着别人的骨血。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在二萧分手后,同为文学青年的端木蕻良又接纳了怀着萧军孩子的萧红,一向恃才傲物的端木极其推崇萧红和她的作品,为她出色的文学才能所折服,才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家人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和萧红
走到一起。
在三十年代,传统观念极强的国人眼里,萧红可称为“奇葩”。因为她的一生被逃婚、怀孕、流浪、遗弃等几个词所连缀。萧军和端木如何能迎着众人怪异的目光,接受了怀有他人骨血的萧红呢?细忖之,是共同的爱好,是萧红身上散发出的异于他人的缕缕特质征服了他们。
长时以来,国民的劣根性无处不在。对于名人,特别是对像萧红这样情感经历复杂、命运多舛的女性,人们只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她与异性之间的八卦之类,却很少用心去品读她用生命写就的那些洁净饱满的文字,这是对萧红灵魂核心评价的严重缺失。
“真正的作家,是稀有的。在二十世纪,萧红算是一个。”我国一位当代著名作家在其作品中,凝重地写下了这句话。此时,鲁迅的预言仿佛穿越百年风云,随时空迤逦而来,再次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以此,萧红的文学成就不可小觑。
她的人生太过短暂,在文学的道路上跋涉仅九年时间,留下来的也只有区区120万字的作品,但却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构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景。尤其是她那极富个性的小说,曾经得到中国文学巨匠鲁迅、茅盾的极大赏识。
早在中学时,当时还叫张乃莹的萧红就阅读了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人的作品,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天赋。而她真正走上创作道路,是在认识萧军之后。两个倔强的灵魂相互融合之后,萧红仿佛一只浴火的凤凰,刹那间放射出照亮世界的光辉。随之,一篇篇精美的作品带着她的温度,她的愁怨,她的诘问翩然问世。
她创作脍炙人口的《生死场》时首次使用“萧红”,而后蜚声文坛。《呼兰河传》、《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王阿嫂的死》......她满怀悲悯的深沉,饱蘸血、泪水,描绘黑土地上底层民众的生存,那些生的坚强,死的挣扎。那些混沌,那些苦难,还有那些苍凉与呐喊......于是,我们知道了,中国的北方有个地方叫呼兰河,那里的人们,总忙忙碌碌的活。在属于自我的生死场里面忙着生,亦忙着死。
英国作家,女性主义者伍尔芙说,女性的风格是自由的风格。的确,她对社会和人性的诗意书写是自由而真实的,形成了她特有的小说散文化的风格。
她的散文化小说,迥异于她苦难的命运,如诗,像花,似歌。正如茅盾所言,是一篇叙事诗,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在圣士提反女校临时医院,已经病入膏肓的萧红依然一身“文青”的矫情,不知此时她在慨叹命运的不公还是牵念她未来得及完成的文稿。但确确实实地,在她艰难而短促的人生旅途中,她由一帮同样贫穷但富有进取心和爱国热情的朋友们帮助着!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她逃婚后无奈归家,被父亲囚禁在老家福昌号屯,在北京的朋友李洁吾为了解救她,把五元的哈尔滨大洋贴在《戴望舒诗集》最底层硬封皮的夹层里寄给她,并写信暗示,希望她能从家里逃出来。
二萧首部小说散文合集《跋涉》出版,资金困难,年轻的共产党员舒群不惜当了自己母亲的祖传金器帮助他们。
美国著名作家、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史沫莱特在萧红抵达香港治病期间,为他联系医院,并筹集医疗费。而在需要大量费用的情况下,朋友们大都生活窘迫,情况稍好的周鲸文夫妇义无反顾承担了她的治疗费用。甚至在萧红和萧军与鲁迅初次会面时,还接受了鲁迅给的20元钱的生活费。
朋友的温暖曾经如火光照亮了她困顿的生活。更为幸运的是,在漂泊到上海之后,她有幸结识了“文学舵手”—鲁迅。之于萧红,鲁迅就是伯乐,在鲁迅的亲力协调下,《生死场》得以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发表,并由鲁迅亲为作序。可以说,没有鲁迅,就没有萧红,他几近手把手地把萧红引领入文学殿堂,令她内在的潜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在和鲁迅交往期间,萧红在鲁迅的引见下,认识了茅盾、聂绀弩、胡风、冯雪峰等一些左翼作家,为萧红的写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兰者香!在萧红辗转流离期间,周围活跃着方未艾,舒群、金剑啸等一些进步人士,她加入金剑啸组织的抗日团体“星星剧社”,在鲁迅、巴金、张天翼等人发表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签字,庄严宣告:在民族危亡的最后关头,我们绝不屈服,绝不畏惧,更绝不彷徨犹豫-----。
穿越一个甲子的风风雨雨,萧红这位北国女子,在《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熠熠光辉下,倔强地屹立于后人的心头、笔端。于今,仍魅力不减!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990

帖子

3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589
发表于 2017-6-11 20: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拜读佳作,红霞刚写好的时候,我就在散文沙龙上赏读过了。这次重读,更是觉得红霞不但写作水平提高特快,更看到了红霞的文学评论的准确到位,主旨分明,分析到位,说理透彻的观察、分析等多角度的独到点评能力。问好红霞。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08

帖子

0

精华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09: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一君 发表于 2017-6-11 20:40
再次拜读佳作,红霞刚写好的时候,我就在散文沙龙上赏读过了。这次重读,更是觉得红霞不但写作水平提高特快 ...

常校长好!向您学习在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4-5-7 18:14 , Processed in 0.05666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