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5|回复: 8
收起左侧

父亲

[复制链接]

94

主题

238

帖子

11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99
发表于 2017-9-2 14: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月光 于 2017-9-11 12:48 编辑

父亲
文/月光

他已年过七旬     我猜
这个无家可归的老人
一定是哪个孩子的父亲
他摊开一张皱巴巴的白纸
就像摊开自己心里的伤痕
摊开一辈子都还不起的债务
他一声不吭地坐在地上
顶着40度的高温    就像
顶着一头雾霾
顶着一身官司    很明显
他想尽力顶起一个家
他的手不停地颤抖   可能在写诉状
也可能在写遗书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854

帖子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473
发表于 2017-9-2 21: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着一身官司    很明显
他想尽力顶起一个家
他的手不停地颤抖   可能在写诉状
也可能在写遗书父亲

这一首语言朴质,像一幅素描,问好

点评

乔华评点得到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3 13:05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主题

5705

帖子

135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7712
发表于 2017-9-3 13: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康乔华 发表于 2017-9-2 21:01
顶着一身官司    很明显
他想尽力顶起一个家
他的手不停地颤抖   可能在写诉状

乔华评点得到位!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1245

帖子

2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17
发表于 2017-9-7 00: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交待地过于明白了,而恰恰在这“可能”之处正是诗提升的绝好好时机啊。今天正好学习了幽兰站长在文学讲坛里余怒的那篇文章,很好的。我的意思是:在“可能”之处再细细琢磨一番,可能会使《父亲》更富诗意和传神,而不是把他写白了。诗歌不要过于注重“意思'本身,意境更重要,而意思留给我等读者去二次创作获得。个人建议,不当之处请原谅,也请多给我拍砖、提批评意见。问好!

点评

吠声,把诗理论和是创作结合起来,太好了!  发表于 2017-9-10 07:59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主题

3408

帖子

28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884
QQ
发表于 2017-9-10 15: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好,一曲悲壮的父爱。常说的父爱如山,在您的诗歌面前都是渺小的。作者用第三人称呼出主要人物,用旁观者的态度审视“父亲”的心里伤痕和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可以“一声不吭”,也可以“无家可归”,有些是猜想,有些因为对方不喜欢或者不愿意表述自己的心情,那么内容就丰富了。月光给我一个伟大的情感,一位默默奉献的老人,他或许就是我们的父亲。---总有一份情感能与诗歌中的语言吻合,那么诗歌就是成功的,因为我们找到了爱,也是生活最基本的元素。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238

帖子

11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99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
文/月光

他已年过七旬   我猜
这个无家可归的老人
一定是哪个孩子的父亲
他摊开一张皱巴巴的白纸
就像摊开自己心里的伤痕
摊开一辈子都还不起的债务
他一声不吭地坐在地上
顶着40度的高温    就像
顶着一头雾霾
顶着一身官司    很明显
他想尽力顶起一个家
他的手不停地颤抖   可能在写诉状
也可能在写遗书

爱凡点评 :
这首不错。“七旬老人还在顶起一个家”。真不容易。文字通俗易懂,写法也很简单,但很有内核。“颤抖”用的好,结句写的又很妙。痛楚全凭读者默默感知。岂一个疼字了得。百味杂陈。

上下写法一样。两个“就像”的第二句“顶着债务、顶着官司”都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皱巴巴的白纸,心里的伤害”,是诗就得有诗意,这是虚实结合对比着写。“心里的伤害”有很多,风花雪月的伤害就写俗了,而此处无非债务是生活里最大的痛了。万恶的金钱,这是一切的根源。

上面“无家可归”是孤独,下面“一声不吭”是无奈。很多男人都会有的时候,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尤其债务,都会“一生不吭”或“一声不吭”的抽烟。其实内心是很复杂的,那是对自己无声的谴责。

下面“盯着40度的高温,就像盯着一头雾霾”,40度高温是大环境,人在这个高温下试试,不晕才怪,这么大岁数老人了,着实不容易。其实这些都是描述“痛源”的环境。最重要的是下一句,“一头雾霾”的“头”用的好。这里由大及小的转变不错,还转到了思想上,由头又转到了内心。

还得说“诉状”和遗书”。诉状体现的是一种不甘心,一种希望。遗书体现的是一种彻底的灰心和对生活的绝望。两种情感交织出现,只用了四个字就表达出来了。遗书写给谁呢。看开头写的那句“一定是哪个孩子的父亲”。这样读着,不光有痛楚,就还得有悲愤了。为老人真心感到可怜,为那个孩子的不孝真心感到愤怒。我要是那个孩子的爹,准一家踢他回到娘胎里。百行孝为先。这是作为一个人、最为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足之处感觉也有,“已年过”的表达重复了。单看文字,有些拖沓。“就像”的使用也有些老道,不过都无关紧要。好的诗歌完全可以超越这些文字的束缚,而带给读者的是另一种不一样的感悟盛宴。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238

帖子

11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99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1: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三位老师点评!一一敬茶!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5-5-9 05:50 , Processed in 0.0618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