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5|回复: 2
收起左侧

邯郸古村落常庄村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990

帖子

3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589
发表于 2018-2-13 16: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邯郸古村落常庄村
文/常忠魁
一、概况和由来
河北省邯郸县尚壁镇常庄村(现由邯郸开发区托管。称为邯郸经济开发区常庄社区),位于邯郸市东郊,高速公路北出口处。属于邯郸市东区建设规划的城郊村,随着市区的东扩(东区建设),在不远的将来,美丽古老的村落会因市区的建设改造而行将“消失”在“水泥森林”中。村北紧邻s311省道邯临路,村西是京珠高速和京深高铁,秦王大街从村西头南北经过,廉颇大街南北横贯该村(正在实施过程中),村南是东西走向的太极路。常庄村属于交通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风景旖旎,民风淳朴。扼邯郸至天津、临清之要,属九州通衢之重。唐朝东征时李世民带魏征尉迟恭等军师将帅,曾三下于此。明代燕王扫北时在此激战,太平天国率军北上多次在此停留,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也。
公元1400年,明建文帝二年,朝廷官兵与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双方几十万大军在太行山以东华北南部展开激战。双方在此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拉锯式”争夺战,最后燕王朱棣获胜。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号永乐,后又迁都北京,是为明成祖。历史上称此事为“靖难之变”,民间俗称为“燕王扫北”。
燕王扫北时,常庄村南的南葛台村,在激战中被夷为平地,村里人死亡和逃生后,人畜房屋皆荡然无存。七十年代中期,常庄村社员们在村南地干活时,许多人挖出了南葛台村遗址下的各种器物,铜盆、篮彩瓷碗等完好无损。现在个别村民家中仍保存使用着当时挖出的铜盆和整摞整摞的彩色瓷碗,这实物乃是历史的见证。
因连年征战,地广人稀,后来成祖令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繁殖后代,兴建新的家园,于是有了常庄村。村落以常姓和张姓为主,迁民于此至今六百余年矣。原来的南葛台北边半里路,有几户任姓居住,后与常张二姓和在一起组成了常庄村。从任姓算起,古村落至今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村庄后有杨氏迁来。再以后王氏、耿氏、孙氏、季氏、卢氏、贾氏、代氏、李氏等姓氏人家陆续迁来定居。
目前,该村有1700多人口。土地1500余亩。自合作社人民公社以来常庄大队分为四个生产小队,后合为三个生产队。为了大田机械化生产的人力物力的便利,又合为两大生产组。
建国后至今,抱有鸿鹄志向建功立业之士,考上大专和本科研究生的人有40多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5人,教师20多人,处科股级以上职务、职称的32人。
二、历史文化
常庄村古文明与历史文化璀璨悠久,村西的关帝庙和村头的杨仙庙坐北朝南,文革中被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按原貌修建。村内的佛爷庙,坐西朝东,至今完好无损,动乱中也未曾被毁,仍保持着原貌。
佛爷庙建庙历史悠久,据长辈们代代相传下来说,始建年代应推明代。庙体因风雨经年,多有墙面风化剥落,后几经维修,仍保持着古朴典雅之风貌。三座庙宇,香火旺盛,吸引着周边的虔诚香客前来拜佛祈愿。每逢旧历节日和庙会,清香缭绕,明烛摇红,锣鼓声声,琴笛合鸣,歌舞翩翩,香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古戏楼,座落在村中心,清嘉庆年间建成。戏楼宽畅明亮,场地开阔。每逢过年过节或庙会。总要唱大戏五至十天时间。古戏楼是方圆几里地最大的戏楼。吸引着周边的社员们前来看戏。后大队部改造时,连同古戏楼进行了重新翻建。现在戏楼广场平时是村民们休闲健身之地,各种体育健身器材齐全,又紧邻社区办公地(原知青楼),方便阅览社区开放的图书馆里的各类书籍,在古戏曲欣赏的同时又能品味文化书香,得到美的享受、知识的熏陶和正能量的汲取。
常庄村目前保存完好的是村里开明绅士常老可的家园。古院落用大青砖砌成,庭院深深,一进三段院子。为防盗防敌,堂屋顶上又建小阁楼,用以瞭望敌情。很好地保护了家园,保护了抗日行动。现在这座老屋依旧,沧桑的容颜在诉说着当时烽火年代的历程。
保存最完好的是村中央十字街口的知青楼,历经五十年沧桑,依然雄风不减,在风雨中,在历史的变迁中,向人们诉说着当年那段刻骨铭心的知青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苦乐年华,印证着当年知识分子与贫下中农一起劳作的足迹。
上世纪70年代初,遵照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海河之滨的一批热血青年知识分子(初中生)踊跃报名到农村去,加入了全国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行动行列。1972年12月21日,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中学,组成“12.21”上山下乡小分队,同日,《天津日报》在第三版刊登报道,报道了小分队成员们在列车开动时家乡父老、学校老师们欢送告别的场面,珍贵的文字记录和照片现在依然存留。这群热血青年途径北京,在小分队指导员曲晨和小分队队长陈晓刚二位同学的带领下,到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集体宣誓:“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抵达河北省邯郸市后,又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宣誓:“继承先烈遗志,建设祖国新农村。”
|“12.21”上山下乡小分队一行十人到常庄村落户多年(1972年12月21日——1978年10月),洒汗水、历风尘,经雨霜、茹苦辛,从此与农村的干部和社员们并肩劳作,结下了相伴终生的兄弟姐妹情。村里为了迎接这批有理想的知识分子,专门盖起了一座二层小楼。称作“知青楼”。很清楚地记得他(她)们来的第一天,一名戴眼镜的知青叫范宇,写得一手好隶书,范宇代表小分队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口:“广阔天地是我家,扎根农村开红花。”横批是:“大有作为”。他们来自于大城市,他们才是十几岁的孩子,在家里是捧为掌上明珠的骄子,在村里就干起了和农村成年人壮劳力一样的农田劳累重活。但他们个个表现出色。特别是曲晨,远离家乡,以此为家,与社员们同甘共苦。因工作出色,提前为邯郸钢铁总厂录用,后又被邯郸市委青工委调任,后为青工委书记和邯郸市青少年宫书记,成了第一批返城知青。现供职于邯郸市社会科学研究所。还有女知青赵丹妮(插队落户时名叫赵志英)。更是人人翘指的好青年。到农村一上班就分到了村里的养猪场。这是个又累又脏还需要饲养技术的活儿。为了接受教育,也为了证明自己的知识能力,她日夜守候在猪场,精心料理、细心观测猪仔的生长特性并做了详尽的记录,定时给猪仔们检查、打针,清理猪圈粪便等。生产队的养猪场里,从此大猪无大病,小猪总成活。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她连续三年被评为河北省三八红旗手和省劳动模范。很多人都返城了,她硬是离不开她的猪崽们,又在农村多留了两年。被社员们传为佳话。返城后于天津市南开区卫生局退休。知青楼目前是常庄社区的办公地,知青楼和知青苦乐年华的峥嵘岁月,虽然已是尘封的记忆,但时代的变迁,仍带不走一颗初心。它是大队革命委员会和社员们对知识青年的爱的凝聚,也是知青锻造人生的熔炉,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段历史的见证。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当时下乡落户和参军入伍是同等的荣耀与自豪。生命中有了当兵和下乡插队落户的历史,是一生中最大的精神财富和骄傲的资本。也是青年们早成熟、早成才的红色摇篮。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他们忘不了这段艰难而辉煌的历史,现在,每年或几年内的时间里,还集体回到他们的第二个故乡——常庄村,来看望当时的邻居们,寻找当年的足迹,重温当年的奋斗史。每年都要和村里的老人留影、话家常。在村里落户时,他们曾代表常庄大队的青年们,参加了根治海河的艰苦战斗,被誉为“小老虎队”,为国家和集体放出最大的光和热。女知青张新,下乡是在生产大队的磨坊里磨面,后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张新返城时,当年的老支书常其江的大女儿金兰赠送给的一块自己织布机亲手织的红花粗布。张新多少年了也不舍得用,一直作为难忘的纪念珍藏着。2006年,她把代表贫下中农社员们深情厚谊的红花粗布捐赠与天津市档案馆永久陈列保存。张新返城后,于天津市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退休。同在村磨坊里磨面的还有女知青薛成荣,任劳任怨,态度和蔼可亲,口碑很好。返城后于河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退休。还有当时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的见证——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中学“12.21”小分队的旗帜,这面有特殊意义的旗帜,2006年,由原小分队队长陈晓刚代表小分队捐赠给天津市档案馆里永久珍藏。这面不平凡的旗帜,见证着这段艰苦而难忘的岁月,平凡而辉煌的历史。陈晓刚普通话标准,嗓音很有磁性吸引力,在大队部当上了广播员,为搞好毛泽东思想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返城后,于天津市建工集团退休。书法才子范宇返城后,供职于天津天然气总公司。之后,又有一大批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到常庄村插队落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村南是一个有五十亩地的大草料场,大队派专门的饲养员料理牲口和准备草料,成群的骡马牛驴等牲口都在这里统一喂养。这草料场是当年响应国家 “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加强战备、准备打仗”的号召,而建起的喂养战马的草料场。当时为备战精选出来的战马受到特殊的喂养待遇。谷草、稻草、玉米杆等堆成了一座座高山似的草垛。在阳光的照样下,然若一道道金色的长城。甚是壮观。
村南边的十字街口,第三生产小队的牲口棚路西,有一个三十亩地的大池塘。仲夏的池塘里,荷香缕缕,蛙鸣处处。岸边的杨柳婀娜多姿,蝉声阵阵,此起彼伏。孩子们采莲、凫水打水仗。大人们在浓郁的树荫下乘凉、垂钓、对弈、聊天。这里是人们休闲时温馨的心灵港湾,更是一幅乡村恬淡优美的水墨画。
村西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清波荡漾,两岸槐树林茂密,阴翳蔽日。在小河里戏水,在浓荫下休憩,是村里一代代人的休闲之地。村头小河上有一座弯弯的石拱桥,碧水倒影,宛若长虹卧波,犹如弯月跨河。清澈的河水在阳光和月光照耀下,粼光闪闪,如银链环绕着村庄。青石桥东,有一颗参天大杨树,村里人都称为“杨仙树”,因老杨树旁边就是杨仙庙。古老沧桑的杨树冲天挺拔,耸立云端。树身二人合抱才可抱住。每年的大年初一的凌晨,村里的孩子们都要争抢着去抱一抱大杨树,口里念叨着:“杨树杨树是俺娘,你长粗来我长长。”听大人说,春节起五更抱一抱杨仙树,就会个子长的很高,子夜以后,起得越早越好。树的高度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只知道当时的大人们用砖块石子投鸟窝,一般的人投的高度够不着树头的鸟窝,虽然鸟窝还不是在树稍最顶端,村里投石高手投鸟也与鸟窝的高度差一点点。据说这高龄的古树是明代所栽,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饱经风霜,历尽沧桑,见证着村里的变迁史。村里人外出回家,遥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村头参天的大杨树直挺苍穹,心里就会踏实地说:“到家了。”
优美的荷花塘,清清的小河水,弯弯的小石桥,参天的大杨树。就是家乡的地标符号。虽然近几年已经消失。但家乡美丽的地标符号永远印记在每个人的心里。村里人每每提起家乡这些美丽的符号,心里就会升起缕缕的乡愁。
三、抗战的岁月
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常庄村是有名的红色堡垒村。八路军一区区长、锄奸队队长侯常直和他的战友们经常到常庄村集中密会,曾多次到红色堡垒户常文秀家居住。在此商量锄奸的大计。侯常直为纪念牺牲的战友和做好隐蔽工作,在外称为常直。人称“孤胆英雄”,敌人称之为“常阎王”,一听“常阎王”的名字,就使鬼子和汉奸闻风丧胆。他的威名声震燕赵大地,为抗日锄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常庄村点燃了革命的理想火炬。热血青年常清富,自幼受进步思想的熏陶,毅然参加八路军县大队,在攻打广府城消灭日本鬼子的激烈战斗中,奋勇当先,不幸壮烈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后家里被定为烈属,上级把烈属牌挂在常清富家门口,纪念英雄的同时也教育后人继承革命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常庄村常其江,早年就参加了邯郸县八路军县大队,后任连长。为抗日做出了贡献。解放后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社员们为农业学大寨奋斗终身。当时地区行署称为邯郸地区三大红旗村之一。小村落闻名遐迩,声誉燕赵大地。村里还有很多抗战老兵和民兵,都为民族的独立和祖国的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回家后,他们默默无闻,过着平民的生活,在困难时期也从未向国家伸过手张过口。深受大家的称赞。
四、村办企业和学校
在人民公社时期,村里走集体化道路。办起了养猪场、粉坊、油坊、豆腐坊、翻砂厂、运输队等副业。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年代,村里的各种副业加工和运输队,起到了极大的致富作用。外村的社员们干一天农活一个工值才几分钱或一两毛钱。而常庄村一天就合一块三毛钱,让临近几个村甚至整个地区都垂涎青睐。社员们吃的是自己磨制的豆腐和磨制红薯制作的粉条粉芡(淀粉),大队派人到外面去卖豆腐、粉条粉芡等搞副业创收。吃的是自己油坊压榨的花籽油和菜籽油大豆油等。猪肉七毛钱一斤,也是村养猪场的猪肉,这些全是原生态绿色环保无公害食品。人们吃得放心,干得舒心。各种加工的食品,社员们按人口平均分配一部分,其它就都用于副业商品出售。在那“养鸡为花钱,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年代。常庄村社员们的生活水平在整个邯郸地区可谓首屈一指。再加上十二辆骡马大车和三辆机动车(卡斯汽车、55型拖拉机、20型拖拉机)运输队常年搞运输副业,村里更是富裕一方的红旗村。为此,邯郸县文工团集体把户口迁移到常庄村。演出闲暇时,就到村里教给社员们和学生们唱歌学戏,当然是革命歌曲和革命样板戏了。邯郸县文工团,后改名叫邯郸县曲剧团。改革开放开始后才集体转走户口。外乡人和外地人想方设法到常庄村落户,所以小村落不大,姓氏却很多。
改革开放后,村里又办起了制冰厂、木材加工厂、琉石制品厂等,经济效益好的是琉石制品厂,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琉璃瓷瓶畅销全国各地,是邯郸地区闻名的加工制瓶厂。董事长常守德是共产党员、开明人士,致富不忘大家。停电时,利用厂里的发电机免费给给社员们供电照明,并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帮扶贫困,乐于行善,为社会和集体利益以及村民们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领导和村民们的一致称赞。同时厂里也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常守德多次荣获河北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邯郸国棉二厂、三厂子弟学校,和常庄村建立了多年的友好关系,一是下乡支农参加劳动锻炼自己,二是当时的形势强调“开门办学,面向农村”接受教育,三是交通方便、吃住生活有保障。当时国棉纺织厂的子弟们如今都已年过花甲,现在提起往事,仍然记忆犹新,念念不忘。虽不属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但也是每年轮换着支农下乡,主要是农忙时的“三夏”收麦下乡。当时农业机械化生产落后,农忙靠的是集体力量,靠的是人多力量大。人定胜天,集体力量大无边。
村里富裕了,就要为下一代着想。首先,把解放后在财主家的院子里上课的学校,搬迁到新建的学校。后来村里人数剧增,村庄扩大,学校在村内的学习环境受到影响。又搬迁到村外重新兴建的学校。2003年9月,邯郸市开发区接管了十六个自然村,常庄村也因之划归邯郸经济开发区托管。为达到资源共享,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义务教育的目的,开发区管委会在常庄村南、太极路以北,廉颇大街以西(在常庄村土地上)投资建起了现代化的学校——“北屯头小学”,供附近北屯头、南屯头、常庄等三个村的孩子们上学。学校座落在三个村的三角地带的中心。新建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办公楼等,达到了一流环境、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师资的办学水平,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齐全。村里为了孩子们上学条件更优越,环境更优雅等目的,解放后到如今学校共搬迁了四次地址。
目前,常庄社区的居民们,正在以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复兴家乡的美丽锦梦而奋斗着。相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社区居民的生活定会在筑梦的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主题

5675

帖子

133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6724
发表于 2018-2-28 18: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村庄,有这么多的故事,真的不简单啊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820

帖子

49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943
发表于 2018-3-2 08: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寻常的村庄,有着不寻常的曾经。可贵的是作者为它倾尽了多少的感情和心声,才能写出这样一篇长文!拜读了,祝:元宵快乐!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4-4-27 00:23 , Processed in 0.05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