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与一本书之缘 “姆妈,我给您买了本书,书名是《康复是一场旅行》,或许对您康复有帮助。” 出院在家休养的陈婆婆,真是喜出望外,大女婿把书送来后就急着上班走了。 陈婆婆目送大女婿老远,并叮嘱道:孩子,路上慢点。小心点。 大女婿走后,陈婆婆打心里高兴。大女婿晓得孝敬她,晓得关心她,晓得给她送书看。说明大女婿懂事,没白痛他,关注她的康复。如果说女儿是小棉袄,那么女婿就是暖水瓶。让人里里外外感到温暖。 “*康复是一场旅行*!” 跳动的一行字,跃入她的眼前。搅动着她一颗患重病的心。 难道旅行还可以治病?她眼前“嗖”地一亮。挺起腰板打起精神来。人一精神起来,忘忧见喜。 “老伴,你过来。” 陈婆婆平实性情刚烈,但对老伴汪爹爹要有多温柔就有多温柔。嗲声嗲气,生怕不够温柔。一汪柔水似的,时不时地荡着朵朵涟漪。尤其在患病以来,“哼哼”地像个绵羊依赖着爹爹。 她说话间,一汪柳叶眉弯着,情迷汪爹爹。 汪爹爹忙走过来,以为婆婆哪里不舒服又痛起来。 “老伴,痛吗?哪里不舒服,我给你揉揉,按按。”汪爹爹话说得服贴。 陈婆婆听后,像是泡在了温柔乡里。不仅笑迷着的“月亮弯”眼睛,而且犹如二月里的杨柳柔声细语地说: “不痛,心里开着花呢。”她说完,瞎笑起来。 汪爹爹很容易联想到“冰雪玫瑰”,他由忧转乐。言语没有,嘴巴却裂开笑着,嘴角笑得如春天里的碗豆角。 玫瑰是花中极品,何况又是带冰雪的。圣洁,美丽。不禁让人的情思幽荡。 “老伴,这书上说旅行可以治好病。我想圆年轻时候的梦,去世界最难走的路——中国西藏。你怕吗?也正好亮亮我这个老把式司机的车技有多高。”只见婆婆激情澎湃地说。 “穆桂英都不怕,杨宗保干吗怕?呵呵,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我陪你走天涯。”汪爹爹不紧不慢地说。 噢哟!去西藏是英雄所为,还扯上还穆桂英,杨宗保了。这对英雄夫妇可名闻遐迩,家喻户晓。 在这儿汪爹爹给搬出来,跟陈婆婆逗乐子。 对于陈婆婆来说,老伴的这话如同忘忧草。不会说话的闷死人,会说话的乐死人。 陈婆婆忘乎所以。是爱让她忘了自己是个重症病人。更忘了自己是个过了62岁的老人!想法如此大胆。 “人一生都有个梦想。去西藏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趁活着一定得去!一定得去!” “你想去,我就陪你去。帮你圆这个梦!再说一路留下这辈子最美好的回忆值得!” 心动不如行动。 二老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 买来两驱柴油越野车后,就接着报团。 别看陈婆婆平时大大咧咧的。但做起来心细如针。跟团走安全,再说路上好呆也有个照应,以防万一。 心里有了这等小九九后,便兴冲冲地打电话给去西藏的自驾团报名。 “喂,喂,我想报团去西藏。” 对方接过电话,问: “请问你是几两驱的车子?” 陈婆婆实话说: “两驱。” 对方说: “不行,至少要四驱的。” 陈婆婆玩黑幽默地说了声: “喂,那我们六驱的车行吗?” “啪”的一声,对方挂了电话。 陈婆婆面对老伴瞎笑起来,因为中国目前为止根本就没有六驱的车。对方拒绝她,她耍了对方,算两清。 陈婆婆不甘心,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紧接着又满怀希望地找别的团报名去西藏。 团长问: “请问你多大年纪?” 陈婆婆悠悠慢慢地说: “我今年62岁。” 团长客气地说: “不好意思,我们团要60岁以下的。”团长像上次那样,“啪”地一声挂了电话。 “啊?喂喂……” 没算到又吃了个“闭门羹”。话还没有说完,对方就把电话掐了。 两次报团没戏。拒二老千里之外。没想到结果如此。 路是人走出来的,脚上的泡是磨出来的,生活是被逼出来的。 陈婆婆说: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老伴,你说他们不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去。那我们还偏要去!别人不带我们,那我们自已驾车去吧。这样还自由些,来个西藏逍遥游。” 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冰雪玫瑰”变“铿锵玫瑰”。 陈婆婆说这话时,又刚毅又乐颠起来。双手先按在心胸口上,然后把双手摊开,做了个蝴蝶放飞的动作。 嗨,好个亮堂人! 汪爹爹一切都听婆婆的。老伴的话就是圣旨。圣旨一到,让他往东,他不往西,让他撵狗,他不撵鸡。陈婆婆扬眉吐气一番。 陈婆婆人生有两次热情高昂。一次是知识青年下放到湖北恩施,那个叫“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还有这次,是自驾去西藏,浪迹天涯。 陈婆婆高兴,一高兴就弯腰哼起《拉萨》的歌曲: “雪山 青草 美丽的喇嘛庙 没完没了的姑娘就没完没了的笑……” 那是歌曲里的“没完没了的姑娘就没完没了的笑”,陈婆婆也弯腰唱着笑,这一笑仿佛年轻20岁。想着马上去西藏,朝圣喇嘛庙。还可以看到雪山,草地,牛羊,圣湖。人还没去,心情却先放飞起来。(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