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8|回复: 3
收起左侧

我想与父亲再续来生(落雪听梅)

[复制链接]

16

主题

54

帖子

1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4
发表于 2019-4-13 21: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飘逸的雪 于 2021-1-5 13:16 编辑

诗梦文学音画网" border="0" width="1000" height="2000">

我想与父亲再续来生(上)
      杏花落红去,梨花带雨来。又一个泪落天地,华夏同祭的清明节即将来临,父亲的音容笑貌不断在我脑海浮现,思念之情如潮水涌向心扉,有关父亲的往事,影像般连成了篇……
(一)
    在我家,我是继两个哥哥之后出生的,幼时活泼乖巧,便多得了父亲几分宠爱。记得四五岁那年,公社里的放映队来村里放电影,那时村里人难得看场电影,因此,孩子们后半晌便拿着带有自家象征的蒲团啊,马扎啊,大小板凳,去排队占地方了,有的干脆捡几块土坷垃或碎砖头就地圈起个小阵地来。我和父亲是晚饭后才到的,放眼瞅瞅,黑压压的满街都是人,就连临街的墙头上,房顶上,也都是人头攒动。我虽然被父亲放在了肩膀上,还是只能看到别人的后脑勺。我急得抓耳挠腮,小脑袋像个拨浪鼓,不停地晃过来晃过去,父亲见此情形,趁着放映员换片子的空档,抱起我转身挤出人群,拐弯抹角来到一处人家的院子里,借着月光,小心翼翼地抱着我,攀木梯上了房顶。眼前无遮无挡,我高兴得跳起来,父亲急忙拽住我,脱下他的中山装裹到我身上,然后盘腿坐下,我便依偎在他的怀里出神地看了起来......至于电影散场后我是怎么回的家,我就不记得了,后来听父亲说,我看到中途一半就睡着了,是被他背回去的。
(二)
    记得小时候他经常给我洗头,理发;攥着我的小手,一笔一划教我写字;他有时也让我压腿翻跟头,还一板一眼地教我唱戏。他喜欢把我带在身边,我也乐意做他的小尾巴。走亲访友,赶集上店他都带着我,就连他上台唱戏我也常常粘着他。
    父亲生得一副好身材,魁伟,挺拔,相貌也好,剑眉朗目,鼻直口方。是我们村剧团挑大梁的演员,他擅长武生,还能唱小生,唱念做打样样俱佳。
    跟着父亲在后台,他上妆我就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看父亲打粉底抹油彩,吊眉勒头,穿莽袍扎翎子。只听锣鼓响起,大幕拉开,打戏箱的老爷爷抱着我坐到了台下。我眼睛紧盯着上场门,只等父亲出场。伴着武场的锣鼓“叭,哒,仓——”父亲一个英俊的亮相便引来一个碰头彩!他嗓子好功底扎实,乡亲们也很捧场,每唱一场总是喝彩不断,父亲也就越发卖力。
    那天剧团演的是《三气周瑜》,父亲扮演周瑜,这是一出文武并举的精彩剧目,也是父亲的拿手好戏。前折戏,父亲扮相英武俊朗,行腔清脆刚健,亢奋激越,把一个英姿勃发,年少自负的周瑜演绎的栩栩如生。后一折以武功见长,尤其演到兵败芦花荡一场时,为了表现周瑜的狼狈落魄和屡败不甘却又无力回天的羞愤之情,父亲用自己过硬的武功完成了一连串难度颇高的技巧动作,完美塑造了一个心胸狭隘情感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些动作包括:旋子,滚躺,跪步搓步,虎跳摔叉,甩发,摔僵尸等等,且边战边舞,边武边唱。那天,父亲在表演跪步搓步时,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表演虎跳摔叉,竟接连起跳八次,看着他一袭素袍上下腾飞,矫健的身姿一次比一次起的高,我不由得心跳加快热血沸腾起来,观众们看得过瘾,拍着手有节奏的连声叫着,我也挣脱了老爷爷的怀抱,跳着脚使劲拍巴掌!最后的摔僵尸更是让人心惊肉跳,只见父亲背向观众,仰面独白:天啊,既生瑜,何生亮!然后身体慢慢后仰,只听“啪”的一声,整个人直挺挺倒在台上,动作刹那间完成,干净利落。人们拍手叫绝,我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差点叫出声来,大幕闭合,台下的人议论纷纷,对父亲赞叹不已。
    人们称赞父亲,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待唱戏的态度。痴迷,投入自不必说,主要是他那份敬业和认真的劲头,父亲唱戏不管是县城的剧场,还是村里自搭的简陋戏台,亦或庄户院里婚丧嫁娶撂摊清唱,他都一样对待,一样用心。他常说,只要扮了戏上了台,哪怕台下只有一个人在看,也得好好唱下去!
    那时,我还小,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这么喜欢唱戏,但我想 ,他既然能把戏唱得那么好,演戏的时候,一定是把自己当成了那剧中的人儿,也把那编戏老先生们的戏文当成了真事。
(三)
    父亲就是这么认真的人,唱戏认真,做人做事都很认真。他秉性善良,总爱惜老怜贫。自打我记事起,我家的饭桌上就经常有或生或熟的面孔出现,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屡见不鲜。生的是上级的工作组干部来吃派饭,熟的是村里的残疾叔叔陈二拐,无儿无女的常爷爷和没爹没娘的孤儿傻福,他们都是我家的常客。
    父亲的乐善好施在我们村也是出了名的。记得那次是父亲过生日,母亲从前几日就念叨着要给父亲做一顿红薯河漏吃,所以一大早就吩咐大哥到邻村去买肉,自己则在家又是烫面又是蒸窝头的忙活。因为当时在我家吃一顿红薯河漏就相当于改善伙食的大餐。
    那年头吃顿红薯河漏还真不容易。秋收的红薯切成片,码到房顶风吹日晒十天左右,干透了收到口袋里,扛到碾坊,在石碾子上反复碾压几遍,再过箩。大簸箩里架着木箩床,先过粗箩再过细箩,筛过几遍后,白生生细腻柔滑的红薯面便在大簸箩里堆成了小山包,这白细嫩滑的粉末在母亲的手里经过蒸馏,像变魔术似的变成通身透亮的棕黑色小窝头,闪着诱人的光泽。窝头出锅,大铁锅里滚开的水滋滋响着,热气袅绕着向屋顶升腾,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甜甜糯糯的红薯味道。红薯河漏讲究趁热挤压,说时迟那时快,自制的榆木河漏床出现在灶台上,母亲先把软软的小窝头挨个挤进床孔里,再使劲往下压床杆,几根圆圆滚滚的河漏条便悬在了热气腾腾的水面上,母亲用筷子一抹,它们就呲溜溜齐刷刷落入水中,如此这般重复几次,几大碗水滑劲道的河漏面条端上了饭桌,再配上一盆猪油炒的白菜粉条做卤子,一家人兴高采烈的围坐桌边准备吃饭,就在这时,大门口传来两声既陌生又熟悉的乞讨声:婶子,大娘可怜可怜俺,给口饭吃吧!大家面面相觑望向父亲,父亲二话没说,端起面前的饭碗径直向大门走去。
    寒风瑟瑟中,站着母子三人,形容枯瘦的母亲牵着一双同样孱弱的儿女,母亲肩上搭着一条已分不出颜色的布袋子,儿女手里各端着一只粗瓷碗,怯怯的向里面张望着。看到父亲出来,那乞讨的母亲嗫嚅着说:孩子他爹常年闹病,拉了满门饥荒,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父亲把碗里的面分给俩孩子,转身又从锅台端出来一碗,递给孩子的母亲说:吃,快趁热吃吧。扭头又嘱咐我母亲,:把咱家的干粮给这娘仨拿几个,再挖两碗棒子面给她们装上。
    一贫如洗的年代,一口饭就是一条命,这顿午饭,因为少了两碗河漏变成了糊弄肚子的汤水面,少了几个窝头两碗棒子面的日子,更是让母亲精打细算了好一阵子。而这样的场景在我家每年都要上演几次。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990

帖子

3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589
发表于 2019-4-14 2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在浓烈的生活气息中展现了一个对生活执着热爱的父亲。问好郭老师!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5751

帖子

84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899
发表于 2019-4-14 21: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抒发真情,而且有生活细节,好散文!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984

帖子

2

精华

总编

Rank: 8Rank: 8

积分
45197
发表于 2021-1-5 13: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4-3-29 21:24 , Processed in 0.06807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