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88|回复: 16
收起左侧

【七律】五岳四重奏 (梦寒 & 荒岛 & 欣然 & 彩虹)

[复制链接]

46

主题

753

帖子

35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206
发表于 2014-3-5 1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梦寒成诗 于 2014-9-10 20:08 编辑



五●岳●四●重●奏

中 华 瑰 宝

中 华 瑰 宝

 





 
 


东  岳 泰 山





【七律】东岳泰山

文/梦寒成诗

帝王问鼎顾龙门,盘古伤心化泪痕。

雪散松香云渡海,虹飞索道雾泅坤。

灵岩幻境敲人胆,仙庙迷烟逗鸟魂。

孔子追禅思秀壑,浮尘醉语梦离仑。



七律【东岳泰山】

作者:荒岛

接天极顶玉皇峰,欲阅名山上岱宗。

旭日东升凝紫色,晚霞夕照沐苍松。

邱陵歌抒仲尼志,望岳诗承子美胸。

肃穆神奇尊泰斗,雄浑气势驾枭龙。



《七律》东岳泰山

作者:欣然依旧

东临碣石泰山尊,混沌云开鸿老门。

斗母宫前经石峪,碧霞嗣里道昆仑。

五夫挡雨皇恩授,九女趋灾乱世存。

万物阴阳天理论,中华封禅定乾坤。












西  岳 华 山





【七律】西岳华山

文/梦寒成诗

雁落朝阳云镜冷,莲花浴雪浣浮嚣。

长空栈道琴心越,险洞烟河鸟韵飘。

嬴女邀龙偷弄玉,史郎引凤醉吹箫。

华山自古无由爱,却让纯情问梦遥。



七律【西岳华山】

作者:荒岛

北瞰黄河华夏根,南通秦岭巨灵魂。

三峰鼎峙金蟾戏,一线云横鹞子翻。

舜帝巡游登玉女,始皇祭祀并中原。

长空栈道危崖处,问鼎春秋拔剑论。



《七律》西岳华山

作者:欣然依旧

雁过华山难歇脚,五莲雪线半尘嚣。

猿猴攀越千重险,鸟雀飞前风万缭。

怪石奇松天匠巧,绣峦旖旎地如妖。

华山自古唯一道,今日云梯路几条。












南  岳 衡 山





【七律】南岳衡山

文/梦寒成诗

雁阵惊寒声已断,芙蓉飞渡月轻灵。

妆台化梦钱摇树,水洞垂帘福挂屏。

朝寿佛歌酥雪庙,会仙桥恋醉云庭。

祝融尽晓游人意,香煮南山爱泛青。



七律【南岳衡山】

作者:荒岛

八百逶迤气势雄,神州寿岳世人崇。

衡阳雁去惊南浦,福寺兰开醉极翁。

虞舜巡疆三界外,轩辕祭祀九霄中。

咸怀仰慕天之境,驾雾腾云上祝融。



《七律》南岳衡山

作者:欣然依旧

飞虹气势衡山秀,七十多峰镇莽穹。

落雁回峰文古粹,鹤游湘岳寿天同。

祝融予火千秋颂,尝药神农惠万穷。

度应玑衡轮转命,炎黄尧舜去来匆。












北  岳 恒 山





【七律】北岳恒山

文/梦寒成诗

百度常山雁落陉,危峰蹄韵果余零。

始皇朝圣修禅那,上帝安王建道庭。

削壁伤天风惘惘,镇丘固水月聆聆。

悬空寺里融三教,俗世纷争暂隐形。



七律【北岳恒山】

作者:荒岛

恒宗绝塞叠层峦,耸峙断崖非等闲。

冀北遥望虎风口,晋中雄踞雁门关。

谪仙笔落悬空寺,贾岛名垂岳庙间。

极目楼观灵境处,云峰直上太行山。



《七律》北岳恒山

作者:欣然依旧

太行恒山连塞外,战危依险保中原。

道家福厚多灵地,北岳兵凶几度魂。

三教合齐悬空寺,八仙难解现时村。

峭崖绝壁凌宫阙,疑是凡间神迹掀。












中  岳 嵩 山





【七律】中岳嵩山

文/梦寒成诗

雾演崇高风度影,中原雄踞画云图。

贫僧卧洞留迷旺,庸客游林逗野凫。

禅杖拨灰修旧表,道茶浣剑闹新都。

此行暗构无人问,雁起儒香作梦枢。



七律【中岳嵩山】

作者:荒岛

巨龙横卧镇中央,起伏绵延号外方。

玉柱擎天极峰顶,青童悬练塔林旁。

石碑篆刻清臣骨,书院封存武帝章。

阅世千年仍不老,嗤声四海美名扬。



《七律》中岳嵩山

作者:欣然依旧

中原腹地外方崇,少室山中有劲功。

十八棍僧唐李护,禅林武术显奇雄。

嵩阳书院儒家盛,中岳观中道统鸿。

儒释道家皆汉用,更多承传篆碑中。










   

诗梦文学音画网欢迎您   ●●●●●●滚动文本框代码★ 





山登绝顶我为峰

⊰  作者:海上彩虹 



【1】
七律*东岳泰山

山登绝顶我为峰,汝进天门傲碧穹。
云海波涛翻雪浪,紫光灿烂舞蛟龙。
回肠荡气三峰转,壮志雄心五岳行。
竹韧寺旁僧客胆,冥柔佛下拜天庭。


【2】
七律*西岳华山

索道惊心宫五菘,山登绝顶我为峰
三峰鼎峙清幽涧,百壑流云过跨中。
松柏展枝魂引凤,石梯搭壁魄妍呈。
剑劈斧正沉香隐,远望峰峦仙雾擎。


【3】
七律*南岳衡山

会仙古壑通天海,紫盖峰峦触帝亭。
洞探幽深光探底,山登绝顶我为峰
芙蓉八百逶迤卷,仙鹤成千落晚庭。
七二峰头遥守望,潇湘点点炫金星。


【4】
七律*北岳恒山

瑟瑟秋风掠险陉,峭崖峻岭叶凋零。
只驴仙界聆听令,四渎风云驯际迎。
散去苍烟擎万仞,山登绝顶我为峰
八方遍染红枫影,一处风光清寺厅。


【5】
七律*中岳嵩山

中原鹿鼎斜横中,颖水春芳布谷声。
松柏千山掀绿浪,经书万卷蕴神灵。
出晴少室汪如雪,瀑布卢崖气似虹。
一览高峰风景秀,山登绝顶我为峰




☜✪⊰谢 谢 欣 赏⊱✪☞

诗梦文学音画网欢迎您  

滚动文本框代码★ 





五 岳 概 况

⊰  编辑:梦寒成诗 



【东岳泰山】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邱陵歌》为孔子咏泰山名篇。《望岳》诗为杜甫咏泰山名篇,共三首分咏泰山,华山,衡山。其写泰山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远古时始称火山、太山,“大”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均见其形,读音为“太”。且“太山'意为“大山”,先秦古文中”大“、”太“通用。“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就有原来的高大、通畅之意引申为,“大而稳,稳而安”。随即出现了“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鸿毛”之说。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据《史记集解》所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

【西岳华山】华山又被称为太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县,以山势险峻而闻名。它不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还是道教著名的圣地,被道教尊为第四洞天。从远古时期开始,这里就是人们朝拜神仙的地方,许多道士都来这里修炼,传说成就了很多神仙,甚至据说道教始祖老子也来过这里,在山上还保留着他的炼丹炉。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她东临潼关,西望长安,南依秦岭,北靠黄渭,古称太华山,又称西岳华山。由中(玉女)、东(朝阳)、西(莲花)、南(落雁)、北(云台)五个山峰组成。远望主峰状如金元宝,与周边环绕几小山远望形似莲荷;西峰翠云宫前又有倒扣莲花花瓣石,称“花山”,又因近临黄河,是华夏发源地,加之人们口音等因素,故称“华山”。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是《尚书•禹贡》篇,书中称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命名为“华山”,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是因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南岳衡山】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七十二群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素以「五岳独秀」、「宗教圣地」、「文明奥区」、「中华寿岳」著称于世。衡山是南中国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国南禅、北禅、曹洞宗和禅宗南岳、青原两系之发源地;中国南方最著名的道教圣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玉坛福地、光天坛福地、洞灵源福地。衡山南起“雁阵惊寒,声断之浦”的衡阳市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首峰),北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衡山尾峰),由巍然耸立着的72座山峰组成,亦被称作“青天七十二芙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堪称“衡山四绝”;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为“衡山四季佳景”。其福严寺。藏经殿后的白玉兰,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至今仍然逢春开花,香飘满山。衡山古名之所以为寿岳衡山。据《星经》所载,南岳衡山是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乃主管人间苍生寿命。相传神农氏曾来此采百药,因尝线虫中毒而仙逝於降真峰上。在道教中,此山是道教洞天福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玉坛福地、光天坛福地、洞灵源福地),是神仙居住游憩的之一。南岳衡山文明历史悠久长远,内容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时代的帝王们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五帝都在此留有足迹。秦汉以后,道教佛教相继传入南岳,涌现出一批批名道高僧,创立了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佛史上称之为“五叶流芳”。唐朝时,南岳衡山成为南方佛教文化中心。

【北岳恒山】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山脉始于太行山,横跨塞外,东连燕山,西跨雁门,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东西绵延五百里。恒山,做为道教的活动场所由来已久。相传,我国神话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潜修的,在恒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踪遗迹和神话传说。西汉初年,恒山就建有寺庙。飞石窟内的主庙,是始建于北魏,又经过唐、金、元代重修的古建筑。明、清时恒山已经寺庙群居,规模很大,人们称之为“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古人赞叹恒山“危峰过雁来秋色,万里黄沙散夕阳。”边关要塞,古城峰烟。恒山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尚书•帝典》曰:“有舜“十有一月朔,巡狩至北岳”。《尚书•禹贡•导山》记载秦始皇东巡时过“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秦始皇走太行、恒山到碣石,时至今日,太行、恒山的名称依然如此,说明北岳之山恒亘绵长。《禹贡》曰“太行恒山”。追溯北岳的来历,早在远古尧时,命羲和氏的四个儿子分别掌管四岳,羲仲为东岳长老,羲叔为南岳长老,和仲为西岳长老,和叔为北岳长老,和叔来宅。舜帝时,舜用了一年的时间巡狩四岳,二月东到泰山,五月南到衡山,八月西到华山,十一月北到恒山。据《尚书》载,舜帝冬十一月北巡恒山,行至冀州曲阳,大雪封山,不得前行,便望山拜祭,当即从恒顶飞来一巨石落于帝前,舜帝将此石封为“安王石”,后世在曲阳建“飞石殿”,从此,恒山也便留下了“飞石遗踪”。

【中岳嵩山】嵩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嵩山地处中原,东西横卧,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称岳山。《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唐武则天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自北宋以下,俱称中岳嵩山至今。嵩山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嵩山碑刻,作品多达2000余件,颜真卿(清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等历代的大书法家,都在山上留有墨宝。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嵩山道、佛、儒三教荟萃,是三教中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典型代表。其少林寺位于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据传,印度名僧菩提达摩禅师曾驻锡于此。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救过秦王李世民,贞观年间重修少林寺,唐代以后僧徒在此讲经习武,禅宗和少林寺名扬天下,千年来少林僧人潜研究佛法与武学,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国广为传播,影响日渐深远,少林武术更是中华武术的瑰宝,蛮声海内外。







☜✪⊰音画制作:梦寒成诗⊱✪☞










诗梦文学音画网欢迎您  




 











 



欢迎光临诗梦文学音画网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038

帖子

10

精华

总编

Rank: 8Rank: 8

积分
11916
QQ
发表于 2014-3-6 0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唱一和,各显神通,都是古诗词界的高手。推荐。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97

帖子

13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572
发表于 2014-3-6 18: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凑合几首助兴雅和荒岛梦寒《七律;五岳》
泰山《七律》平起入韵
东临碣石泰山尊,混沌云开鸿老门。
斗母宫前经石峪,碧霞嗣里道昆仑。
五夫挡雨皇恩授,九女趋灾乱世存。
万物阴阳天理论,中华封禅定乾坤。

华山《七律》仄起
雁过华山难歇脚,五莲雪线半尘嚣。
猿猴攀越千重险,鸟雀飞前风万缭。
怪石奇松天匠巧,绣峦旖旎地如妖。
华山自古唯一道,今日云梯路几条。  

衡山《七律》平起
飞虹气势衡山秀,七十多峰镇莽穹。
落雁回峰文古粹,鹤游湘岳寿天同。
祝融予火千秋颂,尝药神农惠万穷。
度应玑衡轮转命,炎黄尧舜去来匆。

恒山《七律》仄起
太行恒山连塞外,战危依险保中原。
道家福厚多灵地,北岳兵凶几度魂。
三教合齐悬空寺,八仙难解现时村。
峭崖绝壁凌宫阙,疑是凡间神迹掀。

嵩山《七律》平起入韵
中原腹地外方崇,少室山中有劲功。
十八棍僧唐李护,禅林武术显奇雄。
嵩阳书院儒家盛,中岳观中道统鸿。
儒释道家皆汉用,更多承传篆碑中。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691

帖子

14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574
发表于 2014-3-6 20: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写点评,敬请指导

     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咏怀诗,所谓心即物,物即心,好的咏物诗是将心和物融合。
作者在咏物时候加入了想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意。用意就是要区别人我,即我心和彼心之区别 这组咏物诗,气象好,大气。能打动人,这是也诗的人格魅力所在。
整组词结构严谨、有条不紊、步步紧追、多承上启下,韵味深长,章法腾挪跌宕,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有序,典故紧扣、不脱离意思,可看出诗人之才华,以及诗人之豪迈和旷达的胸襟.

点评

很好的评语。足见你对诗词的认识已渐入精髓,相信你会有更多佳作展示给读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6 22:38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753

帖子

35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206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彩虹 发表于 2014-3-6 20:15
学写点评,敬请指导

     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咏怀诗,所谓心即物,物即心,好的咏物诗是将心和物 ...

很好的评语。足见你对诗词的认识已渐入精髓,相信你会有更多佳作展示给读者。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753

帖子

35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206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别有出律,请欣然兄修改一下。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5816

帖子

84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2180
发表于 2014-3-6 23: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几位的古诗词唱和,十分欣慰,我以为是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议加精。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主题

5705

帖子

135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7712
发表于 2014-3-7 00: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组【七律】五岳唱和,韵律规范,意境高远,推荐。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214

帖子

2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4
发表于 2014-3-7 01: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韵律规范,意境高远,大气蓬勃。赞赏。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588

帖子

7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6619
QQ
发表于 2014-3-7 17: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美绝伦,荡气回肠。遗憾啦!这几个山我都没去过......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5-5-3 01:40 , Processed in 0.07048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