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1|回复: 1
收起左侧

心灵真诚的歌唱(陈瑞统)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13-12-22 18: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瑞统 于 2013-12-22 18:22 编辑


 

 

心灵真诚的歌唱

——郑秀端诗集《聆听箫韵》序

  文字: 陈瑞统  编辑:幽谷幽兰

     


     这是一篇很精致的序。瑞统的评论和序言不是学院派,是跟着作品走的,这个序里,有人物活动,亦有作品解读,点出了作者“十分活泼开朗、坦诚率真,具有一种襟怀豁达的诗人气质”,既支持了文友的创作,同时指出作者的不足“虽然尚有部分作品构思不够成熟、剪裁提炼不够精细、语言略感平实直白等菁芜杂陈的痕迹,但是就整体而言,诗集中张扬着一股阳光般透明亮丽、泥土般淳厚质朴的清新之风,从中不难发现一些值得肯定与赞赏的闪光的亮点。”从语言、创作态度、古诗词意境等几个方面提炼了作者的诗歌艺术特点。这样的评论和序言,为诗梦吹进了清新之风。
                                                      
——王克楠

未见其人,先读其诗。文友孙秀锦拿给我一迭诗稿,称是闺密所作,让我给予指点。本以为只是文学发烧友或“诗歌粉丝”的一般习作,没想到一口气读完竟被吸引住了。觉得其新诗写得清新流畅,满含真情实感,虽然章法语言稍欠锤炼,犹如未经雕琢的璞玉;而旧体诗词则典雅清丽,意韵盎然,抒情言志舒卷自如。看得出是一位痴迷唐风宋韵、与诗结缘颇深的人。

果然,有一天她风风火火登门造访,就象一阵风卷来一片彩云。只见她一脸热情的笑容,快人快语自报家门,又掏出一摞诗稿要我“指教”,看得出性格十分活泼开朗、坦诚率真,具有一种襟怀豁达的诗人气质。我这才得知,她名叫郑秀端,笔名箫韵,是福建诗词学会会员、泉州诗词学会会员,省市楹联学会会员。曾于1991年至1994年自费留学日本东京。她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如今从事经贸工作,却对文学,尤其是诗艺情有独钟,并且不无自豪地宣称自己“嫁给了诗歌”。这使我这个早年挚爱缪斯、如今却很少读诗写诗的落伍者,对这位“诗的女侠”顿生几分钦佩。

更让我吃惊的是,时过年余,这位“女侠”一个华丽的转身,竟然背来了一大包沉甸甸的诗稿,说是要汇编成册出版诗集,以飨诗友。也不管我文债如山,要求认真细读,为之作序,大有不容推托之意。打开一看,整部手稿包括现代新诗近100首,其中有抒情诗、朗诵诗、散文诗等多种体裁,有的长诗洋洋洒洒达300多行;同时选录旧体诗词400多首,并坦言均是“宜诵宜吟皆协韵,亦今亦古总关情”的用心之作。

翻读这本取名《聆听箫韵》的诗集,总体感觉是,作者对多彩生活充满热情,对文学艺术充满激情,对亲人朋友充满深情,对祖国和故乡人民乃至真善美的事物充满真情。尽管诗作的质量还有些参差不齐,但依然能够感受到众多诗篇是诗人发自心灵的真诚的歌唱。她自述爱诗、写诗“始于自娱/偶尔把人生花絮和生活点滴记录”,“思维的神经/总是在夜阑人静时异常活跃/奇妙的灵感/经常在午夜时分跳腾、闪烁”,她自信“有辛勤的汗水催化/必将酿出甘醇的琼浆”,“倾注心血/庆幸觅得梦想中的一小片绿洲”。而在《我,嫁给了诗歌》这首感人佳作中,则不加掩饰地直抒胸臆,倾吐出摒弃流俗与平庸、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炽热心声:

我决意嫁给诗歌。尽管他已经衰落

如今没有多少人,追捧他,拥戴他

他,或许正遭遇命运坎坷

 

我决意嫁给诗歌,他,是我

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内核

诗歌,只有贴近生活,走进亿万

人民的心窝,才能延伸和开拓

让中华诗坛再度崛起,复兴,红火

 

梦中,我看到了,诗歌

重现昔日的辉煌,璀璨闪烁

如天上星辰座座,似人间万家灯火

    显然,秀端写诗不是为了炫耀艺术才华,不是为了发表扬名,而是她深感诗歌“蕴藏无限潜能,如地火”,古今中外的绝唱佳篇对于人们陶冶性灵、培育高尚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不怀功利心,下笔自从容,这也是秀端诗思泉涌、诗作迭出的原因。

诗集《聆听箫韵》虽然尚有部分作品构思不够成熟、剪裁提炼不够精细、语言略感平实直白等菁芜杂陈的痕迹,但是就整体而言,诗集中张扬着一股阳光般透明亮丽、泥土般淳厚质朴的清新之风,从中不难发现一些值得肯定与赞赏的闪光的亮点。

    首先,作者是怀着一颗真诚之心,充满真情实感地抒写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感悟,因而她的诗真挚自然,质朴无华,读来感到亲切动人。例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者自516凌晨至520连续写出《感天动地》、《爱在延续》和《心灵也震憾》多篇赞颂面对山崩地裂临危不惧、抗震救灾壮烈献身的英雄壮举,讴歌废墟中坚强挺立的民族的脊梁和不朽的灵魂。她描写一位身患残疾街头乞讨的流浪儿,以匍匐的姿态艰难地走向抗震救灾募捐现场:

 他昂首向前走来:

“我不是来乞讨的,

我是来捐款的。”

先把乞讨碗里的硬币投入捐款箱

之后,从口袋掏出几十元

再投进去。……

(《心灵也震憾》)

如此素朴的诗句,读来令人动容。这些凸显关注民族命运、牵系百姓安危的诗篇,体现了诗人的大爱之心与悲悯情怀。

托尔斯泰曾论述决定艺术感染力深浅程度的三个条件:一是所传达的感情具有多大的独特性,二是这种感情的清晰程度如何,三是艺术家真诚的程度如何。并明确指出“真诚”是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显然,诗人只有用真诚的“真嗓子”歌唱,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当然,表达感情的清晰度(亦即深刻性)与独特性也不可忽视。秀端的诗,应该从选材构思、意象营造和语言技巧等方面多下功夫精心打磨,使诗作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感情的雕塑”。

其次,秀端深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深感诗人只有走向广阔的天地,开拓视野,贴近生活,拥抱自然,才能获得鲜活的素材、充沛的激情和美妙的灵感。她的一组远赴草原采风所写的诗章,显然是深入生活收获的花果;体现出一种“神驰草原寻骏骥,心向广宇觅雄风”的壮美情怀。在浩茫无边的草原上,她仿佛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难抑深情地抒写:

“蒙古长调缓缓流淌/

诉说牧人的沧桑”,

“天籁般的歌唱/

拨动长久沉睡的心音/

或高亢,或婉转,起伏跌荡/

踩着轻盈律动的节拍/

舒展娇媚和婀娜/

张扬粗犷与豪放/

忘情地融入天苍苍野茫茫”

(《草原行》)

“辽阔无垠的蓝天赋予我载体/

任我翱翔,随心游弋/……

呼一轮明月,让月光轻抚着你/

替我好好地守护着你啊/

这,牵魂动魄的绿”

(《走进科尔沁草原》)

她更倾注一腔激情赞美沙漠戈壁上兀立苍穹的胡杨:

“你是沙漠的生命之魂——/

活着,千年不死/

死后,千年不倒/

倒下,千年不朽/

你以躯体的刚直和不朽/

昭示着生命的不屈与永恒”

(《虔诚谒见你——胡杨》)

这些诗句,犹如晶莹的山泉流过开花的原野,格调清新,感情纯朴,意境优美,让人在领略草原风情的同时,心灵也获得某种启迪与感悟。

诗歌语言是文学语言中最精美凝炼的语言。秀端学写新诗的时间不算长,但在学习运用诗歌语言技巧方面还是比较认真刻苦地钻研,并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如《乡音》中,连用了六个比喻:乡音 “是先祖遗留的传家宝”、“是游子背负的行囊”、“是游子贴身的六弦琴”、“是母亲留给游子的胎记”、“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是游子怀揣的梦想”,化抽象为具象,变无形为有形,把游子眷恋、思念的浓郁如酒的乡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如果精心筛选更加典型奇妙的比喻效果则会更佳。又如,“盛几滴鸟语/做一枚悦耳的风铃/让温情飘落你窗前”(《致远方》)用词新颖贴切,韵味隽永;“年轻的母亲/双手怀抱几个月的婴儿/蜷缩于废墟/她的头低垂着/上衣向上掀起/已然停止了呼吸/怀里的娃儿还在孜孜地吮吸/享受着甘甜的乳汁/模样酣恬而惬意/这样的幸福场景/竟是一场死别与生离”,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大地震灾难中令人心碎的场景,强烈的画面感催人泪下。不过,诗集中的有些诗作,在构思、立意、剪裁、提炼方面,还存在着粗疏、芜杂、拖沓、浅白等不足,可能与谋篇布局不够成熟、语言锤炼不够精当不无关系。也许,这未免过于苟求了。

秀端诗集的另一部分是旧体诗词“诗风词韵”。能够“新旧通吃”的诗人似尚不多,而秀端的诗词却写得中规中矩,娴熟自如,典雅清丽,情真意切,耐人回味。佳作迭出,古风类如《日点心香祈母寿无疆》、《生日咏竹六十韵》、《六十同韵贺国庆》等,律绝类如《雨中暨雨霁西湖游感赋》、《鳌石山远眺》、《夏夜遣兴》、《祭父十四吟》、《绮怀》等等不胜枚举。词类也不乏佳篇,如《九张机·秋寄》、《蝶恋花·离愁》、《踏莎行·无题》等。据说她的诗词在网络上吸引许多各地诗友赞勉唱和,可见已有一定功力,令人刮目相看。篇幅所限,恕不一一例举,读者自可品鉴。

我对待传统诗词素爱欣赏,亦试写过一些评析文字,然毕竟所知尚浅。但我觉得,新诗与诗词其实有殊途同归的创作规律,都有一些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白居易所言:“诗者,根情,苗言,华音,实义。”可谓极其精譬的概括。诗人有真切的感悟,真挚的感情,独特的构思,奇妙的意象,并且善于运用精美的声韵加以创造性地表达,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诗篇。现在诗词创作汗牛充栋,但真正扣人心弦的精品力作似不多见。有几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墨守陈规老套,重形式、轻内容,忽视内涵意蕴和真情实感的提炼,一味在平仄格律上推敲打磨,读来空洞乏味,了无新意,实是现代版的“买椟还珠”;一种是全然不顾诗词的基本规范,依瓢画葫芦,有的一首八句的“七律”竟变换数韵,荒腔走板不靠谱,写得吃力读得难受。因此,我比较赞同“求正容变”的主张,只有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锐意创新,诗词创作才能走出困境,获得活力与生机。

李遇春先生在《文艺报》上发表《如何看待当代诗词创作》中指出:“许多旧体诗词作者在严守古人所定格律的基础上乐此不疲地制造着种种‘新古董’作品,他们在写作中完全心(内容)为形(形式)役,根本达不到古人所谓‘得意忘形’、‘得意忘言’的高妙境界。……如果做诗做到了以律害意的地步,那就该是诗的末路了。”语虽尖锐,颇足深思。看来,如何探索古今融合的新律路径,值得象秀端这样挚着于诗词创作方面有所造就的诗友们共同认真思考与尝试的。

在当今文学处于边缘化窘境,新诗、诗词尤其边缘化的状态下,还是有清醒的评论家认为:“无论文学如何发展,诗永远是这个序列里最为根本的起源和筋骨,诗不仅仅是语言的试验场、精神的流放地,更是最具容纳性的文学容器。有时候,成千上万部小说所表达的内容,甚至不能超过一句诗。”(刘汀:《小说家的诗人本质》,《文艺报》2013710日)女诗人郑秀端依然满腔热情、一身侠气地坚持诗歌创作,其锲而不舍、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赞许,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鼓励与支持。我忽然想起当年所作小诗有句曰:“三尺浅水鱼虾跳,百丈深海舞龙蛟。创作何尝不如此,深入生活境界高。”真诚地祝愿秀端诗友沉潜深海,探骊采珠,写出更加精美动人的华彩诗章!

 

                                                                                    陈瑞统

                                                                                       2013718草于倚湖楼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研究会副会长、泉州市文联副主席、泉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市作协顾问、泉州诗词学会顾问。)

 

注:郑秀端,笔名:箫韵

 

 

附箫韵现代诗:

 

 

《走进科尔沁草原》

 

  搓捻成一条长长的线

沿着线的路径

  攀爬上了云端

扇动云的翅膀  飞到科尔沁草原

  云杉样挺拔  候在路口迎接我

 

梦中的草原  没有你这般宏阔辽远

迟来的脚步  一踏入你的领地

就被磁铁般牢牢地吸引住

脚下的绿  平坦  恣意地铺展开来

任我狂奔  由我纵情

 

  挟带你的气息

  沾染你的韵致

  包裹你的情愫

散发着温润与清新

  绽放童真的笑颜

馨香沁入心底

辽阔无垠的蓝天赋予我载体

任我翱翔  随心游弋

 

放眼科尔沁

一望无涯  绿未央

  载不动哟  也驮不完

呼一轮明月

让月光轻抚着你

替我好好地守护着你啊

  牵魂动魄的绿

 2010.7.20

 

 《草原行》

 

乘着风帆  从江南之南  一路北上

踏进渴慕已久的梦中腹地

 

循着马头琴的悠扬  闻到奶茶的醇香

神奇的呼麦  在蒙古包回响

娓娓的  向天外飘荡

 

蒙古长调缓缓流淌  诉说牧人的沧桑

西拉沐伦——北方慈祥的祖母河

从远古潺湲到现代

孜孜不倦  唱着永恒的歌

 

月色融融  阿哥阿妹敖包相会

前世回眸  那深情的一瞥

换来今生今世柔情似水相依偎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行云流水  穿透旅人的胸膛

天籁的歌唱  拨动长久沉睡的心音

或高亢  或婉转  起伏跌荡

踩着轻盈律动的节拍

舒展娇媚和婀娜  张扬粗犷与豪放

忘情地融入天苍苍  野茫茫

 

绿  欲滴将流  恣肆成绿色汪洋

往日的矜持逃遁

久违的童心  随着翠浪碧涛摇荡

抬头仰望  天空莹莹的蓝

  慢慢升腾到未染纤尘的云朵上

  褪去繁芜  在此驻足  尽情徜徉

  皈依草原  不复游冶  不再流浪

       

             2010.7.18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欢迎您光临诗梦文学网

http://shm619.2000y.net/index.asp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038

帖子

10

精华

总编

Rank: 8Rank: 8

积分
11916
QQ
发表于 2013-12-23 12: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气的,敏锐的鉴赏,充满对业余作者的热爱。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4-5-8 20:42 , Processed in 0.07638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