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文学音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82|回复: 15
收起左侧

梦断虚荣(偏锋剑客)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275

帖子

10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5601
发表于 2017-2-10 17: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断虚荣(偏锋剑客)

(本文并非全部虚构,如有雷同,绝非偶然……)
*题记:

      这绝不是恣睢心性的煽情,更不是愁肠百转的挽歌。 因为,真爱不会再来,只要你经历了掩埋真正的初恋,任何情感的葬礼都会使你魂萦旧日的坟茔。
     谨以此文惋惜那些曾经和正在虚荣着的青春。
-------------------------------------------------------------------------------------------------------
      枯水季节的韩江水,似乎理解田明那欲去难舍和欲罢不能的心绪,要不然怎么一兰一白两只信笺折成的小船,竟然在江边回旋漂荡了半个小时,也不肯顺江而下……
      即便刚刚踏入新世纪的门槛,这似乎也不属于成人的游戏,可是,田明觉得除了这似乎幼稚的举措,没有什么方法更能使他压抑的心情得到稍许的宣泄和解脱。
      此时,他真的有些后悔,为什么当年收到田晴的信后,发现再也联系不上时,没有就趁黄埔江的丰水季节想起这童年的游戏?为什么要一直寄希望于借助主流媒体捎去自己的‘唱和’?直到今天等到‘歌词不是诗歌’的裁决之后,才恍然大悟,却又适逢‘离乡更遥三千里’的韩江枯水期……

    “把凄楚藏在心底,
    送你一份温煦灿然。
    把微笑挂在眉梢,
    送你一份轻松平淡。
    不要说失去几多珍贵,
    不要讲拥有几多遗憾。
    分别的时候,
    轻轻道一声平安,
    昨天的美好留在心里,
    童贞的眷恋
    用祝福陪伴到地北天南!”

      ——那只走在最后的蓝色小船,其实是由一张来自遥远松花江畔的诗笺折成,田明的本意是用自己喃喃的吟诵,拜托她引路归去,可是那幽幽的折来拐去的蓝色,仿佛一步三回头,似乎有许多的幽怨与不甘。
      而另外一只此时已经渐渐变成一个小白点的船,不知是因为觉得写在上面的田明“唱和”,不堪与精致的蓝色诗笺为伍,还是理解主人的心情,想尽快去完成赋予自己的使命,突然变得莫名其妙的义无反顾!这反倒让田明面颊有些苍白,他的脑海里不知不觉又浮现出无数次出现过的幻像——那被惨白硕大的、装满虚荣的信封掩埋了的、一处初恋的坟茔。

      “又是一封不知所终的信……”他近乎呻吟地说出声来.
      “怎么说?”
      这厢传来典型的潮汕口头问讯语。
      田明对这类语言谈不上喜欢和讨厌,只是熟悉而敏感。
      “迪个。”这是潮汕口头语中既有询问,又有定局意思的常用语。作为东北人的田明故意在此用上了。随之回过头来,向突兀之间打破自己宁静的对方望去——

      怎么?是个纤纤女子!
     典型的南方尤物,柔弱但却格外匀称的身段,有些夸张的额头,让人在感到智慧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想起东坡先生幼妹的典故;深邃的双眸使人感到认真和玩皮,更让人感到聪慧和善意的有些羞怯、却是绝对坦诚的。一说就微微地下意识的颌首动作,伴随着那似乎总有些让你感到要说些什么的笑厣,给人一种不宜拒绝的亲和。只是那好像是习惯性的颦颦之蹙,在时不时撩过耳边披肩长发的动作的映衬下,多少给人一丝淡淡柔弱的伤感。

      “真的决定了”,她肯定听出了“迪个”的不地道,不然以她的那种谨小慎微的气质,怎么也不会如此‘断然’地决定用普通话的。
      田明也顺水推舟:“其实,早就决定了,也早该决定了!”
      “多可惜,那么好的信笺,那么好的诗。”
      “放在心里不是更好,如果真的能回到作者那里,才是最好。”
      “怎么您是要下西洋啊,这么大的顿位!”田明发现了“南方尤物”手中捧着的一个比自己的小舟大几倍的‘船’——至少是A3纸折的。
      “哦,我是为我四周年的一段生活举行水葬。”她竟然如此坦荡,但是,还是那么安娴的样子。

      田明不知怎么突然想起“哀莫大于心死”这一名言。
      呵,看到了,上面写满了几种颜色的字。
      但是,不能再问了,得换个话题。
      “这里放漂最好,那边是梅溪汇入口,两水并流之后,漂浮物容易直行,只可惜是枯水期,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您倒是很内行,而且对异乡的水情也这么熟悉!”
      “松花江边长大的,算是‘童子功’吧!我可以帮什么忙吗?您请!节哀顺便吧!”
      “我不急。”
      “对了,潮汕人干什么都是讲究时辰的。”
      “是,也不是。就算是吧!”
      “人家都在聚精会神的往出钓,我们在处心积虑往里掉!想一想,人生啊……”田明望着不远处的垂钓人群,有一搭没一搭地理顺着邂逅的突兀。
      “那不是您的诗?”
      “一对船,两首诗,一是,一不是。”田明觉得自己像个打油郎!
      “这句也是诗?怎么不去投稿?”
      “刚刚退稿回来嘛,要不怎么能幸遇‘水葬’!?”
      “不会吧,我听了,是有些动人背景的,何况是‘唱和一对诗呢’。”
     “人家说,歌词不算诗歌嘛!”
      “是这样!认识一下吧,苗丹,心潮诗刊编辑部责编……”
      “这可不是真名吧?”田明迅速地作出反应,“我记得苗丹还是‘似梦非梦’网站的栏目版主,久仰久仰!”
      “……”她再次把颌首与微蹙结合起来,让田明感到有些似曾相识。
      “不会是苗编辑把我的有纸和无纸稿件,从邮局和网络分头踢回来吧?”
      “好像不会吧,我审稿是重工意,轻工律的。而且听你刚才的吟哦,并不耳熟。”
      “这世界真小!”田明真心诚意地要差开话题。
      “你的‘唱和’呢?说不定放在一起会更好呢!”真是个职业文章挖掘机!
      “当心,您的小皮靴,好像潮水顶上来了。”
      可不,不知不觉晚霞已经蔓延到头顶了,因为海潮灌江,钓鱼爱好者们大都在收拾现场了,似乎今天江边的人都小有收获。
      “既然这么巧,到防波堤上坐坐吧!”
      “不介意我给您拿着船?”
      “呵呵!还是我自己吧,当心让你沾了晦气,坏了诗兴!”
      “我还能晦到哪里去?”
      田明一下子就坐到一个小于15度的抗波桩上,而苗丹则像环个“抱枕”一样,揽着她的船斜依在一个80度左右的抗波桩上。

      “作者和编辑当真是生就的天壤之别?”田明心里嘀咕着,发现自己选了一个被居高临下的位置。
      “您的第二艘小船上的诗呢?不想多一个读者?”
      田明无法拒绝“编辑”那与下意识地颌首和颦颦目光一起飘过来的似曾相识的亲和。
      不过,田明已经决定先把这位狭路相逢的大编辑,当作耿耿于怀多年往事的听众。
      “如果您先知道这两首诗的来历和我投稿的目的,也许就不忍心退我的稿了!”
      “不相信我,我已经休假20多天了!”苗丹有些泛红的两腮,说明她是认真的。
      “对不起,忘了这个碴了。”
      “也好,愿意从头说起吗?说不定,我会收获一个小说呢!”苗丹还是环自己的“抱枕”,任左侧的头发已经几乎盖住了那微蹙的眉头。
      田明现在有点暗自质疑,那即将‘下水’的“四周年祭”是否担得起当初举行别致葬礼的想法,或许是职业病,也许说是事业心强,更贴切。否则……。田明觉得自己可无法做到抱着自己逝去的“情感”,却还能执着地要倾听别人的离恨别愁。
      该不是痛的麻木了吧?田明心头又浮现出那句话“哀莫大于心死”,嗨!自己怎么就不能疼麻木了呢!?
      “说说吧,大不了多一份水葬!”田明趁机站起身来,走到一个近似三十度的防波柱前,一纵身坐了上去。他不想像交代问题一样,在人家的俯瞰下,打开自己的话题。

      苗丹不得不把头抬了抬,既是想继续用颦颦的目光,保持着对田明的督促,也是为了在不放弃环着自己抱枕这一姿势的同时,使额前的长发尽可能地回到耳后。
      “我也正好想多一个人,帮我鉴别一下困扰我的始作俑者,到底是偶然性的‘信’,还是必然性的‘虚荣’”田明停了停,看了看苗丹。
      苗丹基本保持着原来的姿势,没有插话的意思。
      “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信与虚荣’的往事,这或许不是过分的牵强。”
田明又停了停,再看了看“听众”。
      苗丹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只是由于颌首的缘故,头发又有些飘散下来,伴随着习习的晚风,更让田明有追思以往的想法了——
       “……在这之前,也许您很少知道这座已经被时代忘却了的东北煤城——双鸭山;在这之后,也许您久久难以忘怀的,也仅仅是即将呈现给您的,这不该那样就被掩埋的纯朴与真挚。”
      田明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从手袋里拿出烟来,向“听众”示意性地扬了扬,谦让一下。
      苗丹双手和十,摇了摇头。
      田明索性把烟又装了回去,把手交叉在胸前,目光移向北方的天际。
    “……在很久很久以前,煤城一所普通的中学里,有两个同学——“田明”与“田晴”。
田明是因为搬家而从外地转学过来的,因为曾经是那个学校锋芒毕露的“市级三好学生干部”,因此来到新班级主观上有些压抑,客观上也让别人为奶酪担心。所以,一直难以融入新集体,倒是年长9岁的班主任格外看重这个尖子学生。
田晴是这个从小学到中学没有拆帮的集体中的“老革命”,在班级担任文娱委员,堪称班花、班红的……田晴为人温婉随和,而且也是班任的爱将,所以相比别的同学,与落落寡欢的田明经常在班任家“不期而遇”,经常一起在老师家里完成作业和度过课余时光,并且田明的家里“私藏”很多诸如《海底两万里》、《巴图吉利噶热》、《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追鱼》等文革的禁书,师生一起分享时,老师时不时地开玩笑“你们是我心中的梦,都上满弦,好好学,将来明考北大,晴考清华,来回坐车还是个伴!” 开始,他们听了以后互相飚着比着学,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听了以后,变成互相默默的对视和微笑……加之,从字面上同学们总是开玩笑说他们是一家人,而且经常开玩笑说“天明了,天晴了”。从中学入学老师点名时,田晴怯怯地告诉老师:“我的名字其实应叫田JING”之后,现在同学们更有借题发挥开玩笑说“‘明’‘镜’真亮啊!”
      慢慢的,他们的接触不象过去那么自然了,这种表面的生分,其实孕育着对心灵的相拥和生命相融的渴望萌芽。
如果不是周恩来总理的高考计划被四人帮以“反回潮”名义扼杀,如果不是不得不走上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道路,如果他们能够一起走进高中,一起经历高考,事情也许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但是,生活中从来没如果,生命中更不存在假设。
       明在即将毕业的前夜,神差鬼使的给晴写了一封信,不知是羞涩还是郑重、不知是命运还是慌乱,他神差鬼使地把这封信用邮局寄给了晴,结果……
      “寄丢了?”“听众”第一次有失身份地问了一句。
      “丢了,就简单了!”田明苦涩地摇了摇头。
      “……晴那身居教育局高位的父母的走狗们私拆了明的信,并上缴邀功去了,责难首先追到班主任。
      老师气的要命,把明叫到家里咬着后槽牙骂道:“邮个鬼!什么秘密要瞒着大姐?到我这里来转吗!”(至今明仍然对这位大9岁的师长兼大姐尊崇有加)
      没有办法,老师只好硬着头皮,历数明的卓越之处,和可以理解的幼稚,但是后来的事情,深深伤害了明幼嫩的自尊,并恶化成了终生变形的虚荣……
      当校方在广播里以严肃学习风气的名义,大搞革命化教育、批判小资产阶级情调,当晴被连续几天不许出家门,并风传要转学的时候,自幼争强好胜的明终于爆发了,他疯了一样地直接找到校长室,怒斥他们是“违犯邮政法”,进而给晴的父母写了一封公开信,“竖子恋意随风去,慰语二老消忧虑。胜我男子天下有,莫误东床招贵婿”。失去理智的他同时在信中告诉晴:“你尽管作你的好女儿,我今生不会再打扰,我田明说话绝对算数!”。时隔多年以后,才知道,已经哭了几天几夜的晴,从父母手里拿过信和诗看了,撕了,“笑”了,然后自己办了手续,转学,走了。
      这是后话。……”
      “听众”此时有些微微地前倾,那只船也被抱得有些变型,但是这次她没插话。
      “ 77年恢复高考,两个人分别从广阔天地考取了牡丹江和鸡西的两所学校,两人上学和放假要乘坐同一车次列车,经过14个小时的夜车到达家乡。”
      “事情就因此而并没有结束,否则这些也就仅仅是对少男少女青春时期的青涩回忆而已。      
      此时的田明,严格意义上讲, 在这个问题上不仅仅是心理错位了,而且由变形自尊,异化成了的畸形虚荣,按生物学观点,就像帕金森症一样,生物电在感情模块上处于短路打火状态。所以,考学以后的田明干了两件最该杀的事情,以当时来看,也就毫不奇怪了。

      一件事情是当时的学生老乡观念很重。星期日,经常有老乡在校际和相邻城际之间走动。有一次明的一个老乡去了晴的学校,回来对明说:你有一个中学同学田晴问你的情况了,然后调侃地说“小子你艳福不浅哪!”。
    当时明的心中酸楚、思念、怨恨搅做一团,短路的激愤使他对这段往事不可能理解,更难以冷静,所以他对这类信息,既珍惜异常,又故作置若罔闻。而这种自我的压抑终纠更恶化了他的心态,从而导致他做了第二件更加使自己踏上情感不归路的事情:
      到了一月中旬,各校放寒假了。回乡的火车是从明学校的所在地始发,晴要中途上车。那时,春运交通非常紧张,行李架、地板上都是穷学生,因为老乡给老乡提前占位置经常发生口水乃至体力的战争。
      或许是上帝给了机会,或许是晴有意的寻找,12个车厢一千几百人,晚上23点16分,当火车刚刚驶过牡丹江大桥时,晴竟然出现在明的附近……
      在车辆刚刚启动而电力不足的昏暗车灯下, 依然戴着那个透明框的散光眼镜的晴,摇晃在拥挤的人群中,对,没错,上面有一个锣丝总是经常松动,明曾经用点盐酸腐蚀一下的办法根治过的。
      田晴依然是那条藕荷色的长围巾,这已经成为明一生都喜欢的色调,他经常说这颜色是黑之余,白之起,赤之极,其实,知情人都知道这是晴戴了几年的围巾的颜色……
     田晴依然是那么柔弱单薄,从小明就经常调侃说她不能干穿制服的工作,因为没有肩……。
      田晴依然是那么娴静,即使是行李压、人群挤,从她那汗津津的脸上,也看不到一点儿的着急和烦躁,甚至不知为什么,都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疲惫。 尤其是那习惯性地微微蹙着眉头,似笑似嗔地望着明的眼神,仿佛像出板报当助手时,被无辜抢白时的样子,一点儿没变……”

      说到这里,田明此时心里稍稍一震!“对,要不然怎么总感觉‘听众’的表情有些似曾相识呢!对,火车上那天就是面对这样的南味儿表情”
      “听众”一动也没动,仅仅是投过来不知是期待继续讲,还是期待“明镜”有转机的渴求眼光。
      “明猛地站起身来,凭着183CM排球队长、三级跳季军的优势,横扒拉竖挡地一手举起行李一手拨开人群,把晴‘营救’到了自己的座位前。
      已释重负的晴,在明的面前,两脚跟不停的颠颠翘翘着,似乎是不能接受几年不见的明突然比她高出一头多的现实。她把藕荷色的围巾解下来拿在左手,右手平按在胸前,好像是在平息久别重逢的局促,眼睛里跳跃着燿燿的、尽力控制的兴高采烈,蠕动的嘴唇好像正在筛选着拥挤到口边的万语千言……

      这个该杀的明(而此时的明心中只有辛酸和思念异化成的怨恨,未必该杀),转过身去安顿好晴的行李,顺手拎下自己的旅行袋,侧过身来,把旅行袋换到了左手,细心的人可以看到他腮后的肌肉群抽促了几下,他把右手伸向多年来只能在梦里相对无言的挚爱,就在晴羞怯而又开心的递过来自己小手的时候,明却用惯于拦网的大手,轻轻地握了一下晴局促的手指尖,淡淡地一笑说:“你在这里休息吧,我到那边和同学挤挤”,就是十六个字,明和晴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于是这个身高183CM却没有1.83MM心胸的(二十年后老师骂道)的明,强忍着满腔眷恋、苦楚和自以为悲愤的泪水,披着虚荣和装腔作势的外衣,后患无穷地扬长而去,再未回头。
      这是两人双手有意识的第一次握在一起,也是唯一的一次握到一起。20年以后、40年以后他们虽然再次见了面,但是,谁都没有勇气去再一次把手伸向对方……
      说来也怪,两人从那次火车‘巧遇’以后,他们就从来没有再不期而遇过。
      为了自己那句所谓“说话算数”的英雄气概,在明知道自己今生根本无法摆脱对晴的这段感情的情况下,(虽然实际上用现在的眼光看,是很纯真又朦胧的),却为逞一时之意气,满足一时之虚荣,不惜亲手宰割真情、活埋初恋,为此,田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从这件事起,田明就注定走上了‘梦厣’和‘梦游’的情感之路,从此明的心灵就从来没有主动和被动地找到过归宿。从那时候开始,他怀疑真情,憎恨追求,拒绝感情投入,嘲弄举案齐眉。
      最顽固和明显的是明在两个方面出现了极端态度:既讨厌被追求,又不屑追求别人。问题的关键在于明是一个情感炽烈,却十分痴情专一的人,这种矛盾的天性,终于使明的感情经历充满了悲凉与遗憾。
      “诗呢?是怎么回事”不知是由于激动,田明的耳朵出了问题,还是“听众”的声音在淡淡的暮霭里传送阻力偏大,反正田明听起来,很遥远,很微弱……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毕业分配 ,明主动找教务处,宁可去边远老少穷地区,也绝对不回故乡双鸭山!
    20年之后,继续远离家乡的明,已在北国江城有了一些作为,似乎因为有了点儿权势,表面看很是人模人样的。可是,他的心理状态依然没有从多年前的感情挫折中解脱出来。因为第一次的失败,失去唯一使他铭心刻骨爱着的人,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和心灵阴影,是女孩子们评价他“可敬不可爱”的根源。在别人眼里“现代”的不得了的他,心中却藏着非常古典的信条——在真情问题上,只会、只能、也只应该有一次。

      90年代中后期,东北的国有企业江河日下,趁一家外国公司在伶仃洋畔反复动员的机会,明痛下挂冠而去的决心。离职之前,神差鬼使的他要“复仇”复。乘中学40年校庆回去捐款炫耀的机会,明在松花江上借了一条尚未正式下水的豪华游艇,把当年的班主任和同学邀请来,当然格外关照老师和个别知情同学把晴一定请来。
      再次重逢,两人真的是、的的确确地相对无言了……
聚会期间,脸上虽然洋溢着笑容可掬的客套,明的心里却在汨汨渗血,在含泪呻吟。但是两天一夜的团聚,明还是在虚荣心的支撑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同时用被老师同学恭维起的炽热与激昂,掩饰着自己的无限遗憾和悔恨。
      临别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明提议大家在一张大白纸上题词留念,大家客气之后,纷纷挥毫抒情,明一脸冷峻地写下了“最是人间不了情”,意在一箭双雕,孤注一掷的想战胜情感的正直,达到‘复仇’的虚荣‘初衷’。
    ……轮到晴留言,一向柔弱、娴静、怯怯生生的她,扶了扶不知是什么时候换的窄边眼镜,用习惯性微蹙眉头的双眼,定定地看着明,说:“我什么都明白,今天我为我是晴而感到幸福,我为过去和现在的明而感到骄傲。但是,你虽然为这次相逢如此破费,我也不会感谢你的今天,就像我从来没有嫉恨你的当年。田明,今天我们都不小了,同学老师也都明白了。我知道你对我父母当年的态度是致死也心不甘的,可是你知道吗,最终是你自己埋葬了你最珍惜的一切。田明,你那么大的虚荣心,就是有多少不甘心,又有什么用!”说罢,挥笔写下了“谁说明天更好”,掩面大恸而去。
      整整有2、3分钟全场楞住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从小到大总是晴天薄日的‘棉花公主’突然来这么一记重拳!
      醒过神来,有的女同学们搀扶着班任追出船舱,明面对滚滚东去的松花江水,怔怔地毫无反应。
      ……最后比明大9岁的老大姐班主任,揽着明来到别的船舱,告诉明,她早就知道的关于晴当年因为拒绝转学而绝食的事情,告诉明,她也刚刚才知道那年晴把明让给她的座位给了别的同学,自己在两节列车连接处用左手久久地摸着那被明握过的右手,哭了半宿的事情……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把“谁说明天更好”作为聚会录像的篇名,并且责成明反过来给过去在班级出版报时的助手晴当一回助手。以“谁说明天更好”为题,作命题作文‘解说旁白’……

      ……最后,想一箭双雕,却射中了自己的明,不负‘众’望地把“谁说明天更好”,演绎成为以‘理解昨天,珍惜今天,相约明天’为骨架的,以宽容过去、善待现在、寄语未来为由衷期待的‘解说旁白’……

    ……最后,听说晴回到故乡以后,经常去班主任家里。
    ……最后,听说如果同学们相逢相聚,说起明的时候,过去对‘信件’风波一直很低调的她,总是出人意料地大胆坦率:“我为我是晴而感到幸福,我为过去和现在的明而感到骄傲!”老师在电话中对明长叹道:“晴的勇敢虽然晚了,但是你的混劲儿还是没有早去”。明对恩师说:“不,她没晚。是明虚荣得混了,好在生活终于惩罚了虚荣者!”……

    ……再后来,又是几年过去了,明一直没有再回去过故乡,似乎是在回避和惧怕什么。听说,当晴知道明终于挂冠而去,背井离乡地去当洋买办以后,对班主任说:“可别再是为了虚荣呵!”并委托班主任老师把当年游江结束前后本想交给明,但最终还是没有递过来的一首写在蓝色信笺的诗转交给明……

      当年还是在黄埔江畔闯荡的明,收到老师转来的诗后,曾发了两个短信过去:“等我可以有资格与你唱和的下阕,我要在最权威的刊物上答复你!”“如果你还是因为我而伤心生气,那我告诉你,一个让你伤心生气的人,是不值得让你伤心生气的”。晴也回了一个短信“无论如何,我虽没有因你而更幸福,但是我会永远因你而更自豪”,从此两人又再一次断了联系……

      听说,她们全家回到了祖居地上海……
      也有的说,因为矿务局不景气,她和家人去俄罗斯闯荡了,有人还说确实在哈巴罗夫斯克见到过她。
      也有说,她提前退休,闲赋在家……
      总之,自从班主任老师一家人离开了故乡,明又一路南飘,直到现在两个人真是“生死两茫茫”了。
      “当年,怎么不通话联系呀?!”“听众”的声音是那样的嘶哑而遥远。
      “我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有些过分的眷恋笔墨,我一直觉得精神的沟通是可意会很难言传的。因为写的时候,既是用灵魂在诉说,也是跟灵魂在诉说。此时不受对方反应、环境氛围、面子和虚荣的影响,一路诉说,一路真诚。写的时候,你既是与你希望交流的人娓娓而诉,促膝而谈,你也是在与自己的灵魂在对话。一切错的、假的都会在你反复的真诚督导下,得以反复的过滤和净化,你在这其中是真的达到忘我的境地。所以,当有人不理解和尚僧人,为什么那样痴迷打坐、追求入定的时候,我就会笑着告诉他们,我们也许是与佛无缘,但是,你去给你最愿意写给她信的人,真的安静地写下去,那种美妙的感觉就是入定,不仅是忘我,几乎是无我。……”
      “你最近还经常去我们网站吗?”“听众”整个晚上第一次打断了田明的话,听起来怎么让人感到有点儿摸不到头脑?
      “我还不至于因为退稿就那么狭隘吧,跟饭后一棵烟一样准时。”
      “11月26日有一篇也是你们东北老乡写的杂文,内容暂且不论,我觉得题目最适合你了!”
      “什么题目?”
      “《你穷你活该》!”一个晚上了,“听众”这突然的斩钉截铁,让田明从防波桩上跳了下来。
      “什么意思?!”
      “这就是那篇文章的题目。”
      “你的船!?”一方面田明想改善一点气氛,另一方面,田明真的看到苗丹本来用双手环着的A3纸船,确实已经被她抱扁了。
      “我来帮你修理一下吧”,田明是真心的。
      “哗!哗!”苗丹两把撕了那“四年之祭”
      “何苦呢?” 田明讪讪地,很不自在。
      “哟,得罪了,不是对你。”
      “怎么说”田明不知不觉地又用上了本地话。
      “此时此刻,我觉得水葬的事,不是不值,就是不必!”苗丹也从防浪桩上直起身来。
      “何以见得?” 田明赶紧抓住暗度陈仓的机会,她的斩钉截铁,让他想起了游江时的尴尬。
      “‘一个让你伤心生气的人,是不值得让你伤心生气的’!”
      她一边复述着,一边灿然地走上大堤。
      他懵然地隔栏相对。
      “对了,你的下阕呢?”她似乎又恢复了职业习惯。
      田明有些不自在地从手袋里,拿出一个做坏了一半的小舟,隔着铁链递了过去。
      借着初放的路灯,编辑读出了声来:
      “把苦涩留在心里,
      送你一份潇洒坦然。
      把眷恋揉进目光,
      送你一份凝重,把眷恋揉进目光,
      送你一份凝重永远。
      不要说体验多少无奈,
      不要说徒劳千年企盼。
      分别的时候,
      轻轻道一声再见!
      圣洁的牵挂埋在心底,
      生命的旅程
      就会永远的天高地宽!”
      “……”他们都没有说话。
      “不想写出来”还是编辑打破了沉寂。
      “为了什么?声讨、忏悔、缅怀?我目的不明,是不做事的”田明骨子里的虚荣在蠕动。
      “为了惋惜,为了祭奠,更为了取得联系!”她用双手把被晚风吹乱的长发捋向脑后,果绝地说。“明天还是这里,讨论写作提纲!”越来越不容置疑。
      “你的四周年祭,更有普遍意义,现在谁还像我这么古典!”田明略微有些要小用狡诘。
      “还要虚荣下去?”
      “……”田明讶然!
      “明天见!”当田明省过神来,似乎是天上掉下来的一辆摩托车,已经载着编辑融入这个城市独特的摩托车编队当中。
      怔怔的他只记得她离去的背影,长发、呢裙、短靴和似笑似嗔的亲和!
    …… ……
      田明终究写了出来,但是,他没有去赴提纲之约,也再没有去防波堤。
      甚至连做梦他都不会、也不配去的。
*本文2003.12.12首次发表于“且听风吟文学网站”
*再修改于2009年的秦淮河畔
*本次为“诗梦文学音画网”迎接2017情人节再度润色优化
为了纪念当年一气呵成的写作与回忆,特把2003拨号上网的评论互动拷贝到15年后的4G环境,仅供闲暇凑趣:

主题文章:《梦断虚荣》- 原生态冬青于 2003-12-12 11:46:46 发表
  评《《梦断虚荣》》 - 冷雨热雪 11-18 10:13 回复
  
冬青,最善文中夹诗。
  
评《《梦断虚荣》》 - 映儿 01-13 00:58 回复
  
“我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有些过分的眷恋笔墨,我一直觉得精神的沟通是可意会很难言传的。因为写的时候,既是用灵魂在诉说,也是跟灵魂......”说得多好啊!
  我们都为年轻时的虚荣付出了一生的代价。冬青,这篇文章映儿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读的,因为我不忍读得那么快,那几乎在写我!
  “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憧憬,因为我爱虚荣胜过爱生命”这是我年轻时候写下的诗句。
  当我们猜到了谜底,生活早改变了谜题
  当我们不再虚荣,岁月早更换了布局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是对今天的珍惜! 评《《梦断虚荣》》 - 永远的情牵 12-17 15:09 回复
  
  
致原生态冬青:今天工作之余,一直在看你的作品。而最后看完这篇,我不能不写点什么给你。首先,我佩服你的勇气。剥开自己的心给别人看,会很痛,我知道。你说“不投入写不了,太投入写不好”。是的,也许我是太投放了吧,在我几经沉思又边回忆边拭去涌出的泪敲下那沉埋心底多年而至今仍在作痛的往事以作为我的处女作时,不幸被编辑击毙。我知道,是我太投入了,太投入了肯定写不好,因为我自己懂,可是别人看不懂。
  看到今天这篇文字,又让我想起很多。正当我有了对你评价“在众多充满情与爱的字眼的世界里,你是一枝独秀”时,让我看到了你另一面的真实,感受了你真实的情感。是的,太多的虚荣掩盖了真实的内心。
  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爱过,而这份爱,永恒!
  
  回复:永远的情牵 - 原生态冬青 <12-17  19:54> 回复
  回复:原生态冬青 - 永远的情牵 <12-18 09:35> 回复
  回复:永远的情牵 - 原生态冬青 <12-18  19:35> 回复
  回复:永远的情牵 - 原生态冬青 <12-19  08:40 回复
评《《梦断虚荣》》 - 风吟 12-17 14:00 回复
我的回忆里应该有类似的影子,我却从没有你的勇气...
回复:风 吟 - 原生态冬青 <12-17  19:28> 评《《梦断虚荣》》 - 风儿飞过 12-16 16:06 回复
要剥开自己已经夯实的虚荣需要巨大的勇气,
要翻看自己心底里沉积的那永远的痛更需要毅力,
你是勇者!佩服!!过来人在此祝愿你心想事成!
  
   回复:风儿飞过 - 原生态冬青 <12-17  08:04>  回复
  评《《梦断虚荣》》 - 自困 12-15 17:55 回复
  
  
看完你的小船,真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我有时很迷惑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时而相信人的命运程式无法改变,时而相信命运可以掌握在人的手中。
  但无论如何,人的一生潜伏着太多的无奈。
  所以有时候我想,人生的期待、迟疑、无望、、、、、、它带给人的或许不是肉体之痛,而是一种生存之痛。
  
  
回复:自困 - 原生态冬青 <12-16  23:22> 评《《梦断虚荣》》 - 再度孤独 12-14 19:27 回复1
  
  
为什么纯眸朦上雾
  因梦断了
  为什么你的的背影永远在雨夜孤凄消失
  因梦断了
  为什么再也不敢在午夜呢喃你的名字
  因梦断了
  为什么梦中不敢有你
  因梦断了
  为何梦断了,却想用一生的梦境去寻忆你、、、、、、、
  
  
回复:再度孤独 - 原生态冬青 <12-16  23:13>
评《《梦断虚荣》》 - 含羞细草悄悄绿 12-14 18:49 回复1
  
我一口气看完了,内心的情感觉得很复杂。怎么说那,我感到这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写的很真实,感性的描述很细腻,就是当初发生而又没有写出的东西,特别是在人物的刻画上,语言的修辞上,都含盖了北方人的特有特征。我觉得这点很好,有特性。其二是,这篇文章如果不署名,让我看,我也能猜到是你冬青兄写的,尽管我们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我有这点自信。第三,该怎么说呀,哎,其实我什么也不懂,在多说你该笑话我了。总之我非常喜欢你的这篇小说,同时佩服你把它写的那么好!

回复:含羞细草悄悄绿 - 原生态冬青 <12-16  23:06 回复
评《《梦断虚荣》》 - 丝穗流帘 12-13 09:46 回复
写下这一切,可能需要很大的勇气吧?但是你最终还是把它写出来了。遗憾的是,它静悄悄地藏在连载的一隅,我们都没有注意到。
  读完之后,半天,不知该怎样表达自己的看法。对着那些文字,想象文中刻画的那个人物,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他与冬青君混为一体。从文中感受到的田明,与我在凭栏认识的冬青君,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总觉得这更像是你对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的解剖,这样理解,可对?
  命运有时是由性格决定的。
  你说的对,写小说与写杂文是不同的,它需要用心,需要自己沉进去。而沉进去又是情思敏感的人所最怕的。我的许多小说题材,都是因为自己不敢写而让给朋友了。现在手头上还有几个,都是开了个头,或写到一半,就无法继续了。
  地你这篇文之前,拜读了你近期的几篇诗作,很喜欢那首《劝更名》,“莫道苍天妒英才,请君且别郁孤台。”觉得拿它来送给冬青君也很合适呢。
  
  
回复:丝穗流帘 - 原生态冬青 <12-16  23:02>
评《《梦断虚荣》》 - 小语儿 12-12 21:24 回复
  
爱了,爱过,夫复何求!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主题

5675

帖子

133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6718
发表于 2017-2-13 16: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预防图片打不开时,不影响来宾阅读,特拷贝纯文字如下:
梦断虚荣(偏锋剑客)

(本文并非全部虚构,如有雷同,绝非偶然……)
*题记:

      这绝不是恣睢心性的煽情,更不是愁肠百转的挽歌。 因为,真爱不会再来,只要你经历了掩埋真正的初恋,任何情感的葬礼都会使你魂萦旧日的坟茔。
     谨以此文惋惜那些曾经和正在虚荣着的青春。
-------------------------------------------------------------------------------------------------------
      枯水季节的韩江水,似乎理解田明那欲去难舍和欲罢不能的心绪,要不然怎么一兰一白两只信笺折成的小船,竟然在江边回旋漂荡了半个小时,也不肯顺江而下……
      即便刚刚踏入新世纪的门槛,这似乎也不属于成人的游戏,可是,田明觉得除了这似乎幼稚的举措,没有什么方法更能使他压抑的心情得到稍许的宣泄和解脱。
      此时,他真的有些后悔,为什么当年收到田晴的信后,发现再也联系不上时,没有就趁黄埔江的丰水季节想起这童年的游戏?为什么要一直寄希望于借助主流媒体捎去自己的‘唱和’?直到今天等到‘歌词不是诗歌’的裁决之后,才恍然大悟,却又适逢‘离乡更遥三千里’的韩江枯水期……

    “把凄楚藏在心底,
    送你一份温煦灿然。
    把微笑挂在眉梢,
    送你一份轻松平淡。
    不要说失去几多珍贵,
    不要讲拥有几多遗憾。
    分别的时候,
    轻轻道一声平安,
    昨天的美好留在心里,
    童贞的眷恋
    用祝福陪伴到地北天南!”

      ——那只走在最后的蓝色小船,其实是由一张来自遥远松花江畔的诗笺折成,田明的本意是用自己喃喃的吟诵,拜托她引路归去,可是那幽幽的折来拐去的蓝色,仿佛一步三回头,似乎有许多的幽怨与不甘。
      而另外一只此时已经渐渐变成一个小白点的船,不知是因为觉得写在上面的田明“唱和”,不堪与精致的蓝色诗笺为伍,还是理解主人的心情,想尽快去完成赋予自己的使命,突然变得莫名其妙的义无反顾!这反倒让田明面颊有些苍白,他的脑海里不知不觉又浮现出无数次出现过的幻像——那被惨白硕大的、装满虚荣的信封掩埋了的、一处初恋的坟茔。

      “又是一封不知所终的信……”他近乎呻吟地说出声来.
      “怎么说?”
      这厢传来典型的潮汕口头问讯语。
      田明对这类语言谈不上喜欢和讨厌,只是熟悉而敏感。
      “迪个。”这是潮汕口头语中既有询问,又有定局意思的常用语。作为东北人的田明故意在此用上了。随之回过头来,向突兀之间打破自己宁静的对方望去——

      怎么?是个纤纤女子!
     典型的南方尤物,柔弱但却格外匀称的身段,有些夸张的额头,让人在感到智慧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想起东坡先生幼妹的典故;深邃的双眸使人感到认真和玩皮,更让人感到聪慧和善意的有些羞怯、却是绝对坦诚的。一说就微微地下意识的颌首动作,伴随着那似乎总有些让你感到要说些什么的笑厣,给人一种不宜拒绝的亲和。只是那好像是习惯性的颦颦之蹙,在时不时撩过耳边披肩长发的动作的映衬下,多少给人一丝淡淡柔弱的伤感。

      “真的决定了”,她肯定听出了“迪个”的不地道,不然以她的那种谨小慎微的气质,怎么也不会如此‘断然’地决定用普通话的。
      田明也顺水推舟:“其实,早就决定了,也早该决定了!”
      “多可惜,那么好的信笺,那么好的诗。”
      “放在心里不是更好,如果真的能回到作者那里,才是最好。”
      “怎么您是要下西洋啊,这么大的顿位!”田明发现了“南方尤物”手中捧着的一个比自己的小舟大几倍的‘船’——至少是A3纸折的。
      “哦,我是为我四周年的一段生活举行水葬。”她竟然如此坦荡,但是,还是那么安娴的样子。

      田明不知怎么突然想起“哀莫大于心死”这一名言。
      呵,看到了,上面写满了几种颜色的字。
      但是,不能再问了,得换个话题。
      “这里放漂最好,那边是梅溪汇入口,两水并流之后,漂浮物容易直行,只可惜是枯水期,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您倒是很内行,而且对异乡的水情也这么熟悉!”
      “松花江边长大的,算是‘童子功’吧!我可以帮什么忙吗?您请!节哀顺便吧!”
      “我不急。”
      “对了,潮汕人干什么都是讲究时辰的。”
      “是,也不是。就算是吧!”
      “人家都在聚精会神的往出钓,我们在处心积虑往里掉!想一想,人生啊……”田明望着不远处的垂钓人群,有一搭没一搭地理顺着邂逅的突兀。
      “那不是您的诗?”
      “一对船,两首诗,一是,一不是。”田明觉得自己像个打油郎!
      “这句也是诗?怎么不去投稿?”
      “刚刚退稿回来嘛,要不怎么能幸遇‘水葬’!?”
      “不会吧,我听了,是有些动人背景的,何况是‘唱和一对诗呢’。”
     “人家说,歌词不算诗歌嘛!”
      “是这样!认识一下吧,苗丹,心潮诗刊编辑部责编……”
      “这可不是真名吧?”田明迅速地作出反应,“我记得苗丹还是‘似梦非梦’网站的栏目版主,久仰久仰!”
      “……”她再次把颌首与微蹙结合起来,让田明感到有些似曾相识。
      “不会是苗编辑把我的有纸和无纸稿件,从邮局和网络分头踢回来吧?”
      “好像不会吧,我审稿是重工意,轻工律的。而且听你刚才的吟哦,并不耳熟。”
      “这世界真小!”田明真心诚意地要差开话题。
      “你的‘唱和’呢?说不定放在一起会更好呢!”真是个职业文章挖掘机!
      “当心,您的小皮靴,好像潮水顶上来了。”
      可不,不知不觉晚霞已经蔓延到头顶了,因为海潮灌江,钓鱼爱好者们大都在收拾现场了,似乎今天江边的人都小有收获。
      “既然这么巧,到防波堤上坐坐吧!”
      “不介意我给您拿着船?”
      “呵呵!还是我自己吧,当心让你沾了晦气,坏了诗兴!”
      “我还能晦到哪里去?”
      田明一下子就坐到一个小于15度的抗波桩上,而苗丹则像环个“抱枕”一样,揽着她的船斜依在一个80度左右的抗波桩上。

      “作者和编辑当真是生就的天壤之别?”田明心里嘀咕着,发现自己选了一个被居高临下的位置。
      “您的第二艘小船上的诗呢?不想多一个读者?”
      田明无法拒绝“编辑”那与下意识地颌首和颦颦目光一起飘过来的似曾相识的亲和。
      不过,田明已经决定先把这位狭路相逢的大编辑,当作耿耿于怀多年往事的听众。
      “如果您先知道这两首诗的来历和我投稿的目的,也许就不忍心退我的稿了!”
      “不相信我,我已经休假20多天了!”苗丹有些泛红的两腮,说明她是认真的。
      “对不起,忘了这个碴了。”
      “也好,愿意从头说起吗?说不定,我会收获一个小说呢!”苗丹还是环自己的“抱枕”,任左侧的头发已经几乎盖住了那微蹙的眉头。
      田明现在有点暗自质疑,那即将‘下水’的“四周年祭”是否担得起当初举行别致葬礼的想法,或许是职业病,也许说是事业心强,更贴切。否则……。田明觉得自己可无法做到抱着自己逝去的“情感”,却还能执着地要倾听别人的离恨别愁。
      该不是痛的麻木了吧?田明心头又浮现出那句话“哀莫大于心死”,嗨!自己怎么就不能疼麻木了呢!?
      “说说吧,大不了多一份水葬!”田明趁机站起身来,走到一个近似三十度的防波柱前,一纵身坐了上去。他不想像交代问题一样,在人家的俯瞰下,打开自己的话题。

      苗丹不得不把头抬了抬,既是想继续用颦颦的目光,保持着对田明的督促,也是为了在不放弃环着自己抱枕这一姿势的同时,使额前的长发尽可能地回到耳后。
      “我也正好想多一个人,帮我鉴别一下困扰我的始作俑者,到底是偶然性的‘信’,还是必然性的‘虚荣’”田明停了停,看了看苗丹。
      苗丹基本保持着原来的姿势,没有插话的意思。
      “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信与虚荣’的往事,这或许不是过分的牵强。”
田明又停了停,再看了看“听众”。
      苗丹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只是由于颌首的缘故,头发又有些飘散下来,伴随着习习的晚风,更让田明有追思以往的想法了——
       “……在这之前,也许您很少知道这座已经被时代忘却了的东北煤城——双鸭山;在这之后,也许您久久难以忘怀的,也仅仅是即将呈现给您的,这不该那样就被掩埋的纯朴与真挚。”
      田明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从手袋里拿出烟来,向“听众”示意性地扬了扬,谦让一下。
      苗丹双手和十,摇了摇头。
      田明索性把烟又装了回去,把手交叉在胸前,目光移向北方的天际。
    “……在很久很久以前,煤城一所普通的中学里,有两个同学——“田明”与“田晴”。
田明是因为搬家而从外地转学过来的,因为曾经是那个学校锋芒毕露的“市级三好学生干部”,因此来到新班级主观上有些压抑,客观上也让别人为奶酪担心。所以,一直难以融入新集体,倒是年长9岁的班主任格外看重这个尖子学生。
田晴是这个从小学到中学没有拆帮的集体中的“老革命”,在班级担任文娱委员,堪称班花、班红的……田晴为人温婉随和,而且也是班任的爱将,所以相比别的同学,与落落寡欢的田明经常在班任家“不期而遇”,经常一起在老师家里完成作业和度过课余时光,并且田明的家里“私藏”很多诸如《海底两万里》、《巴图吉利噶热》、《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追鱼》等文革的禁书,师生一起分享时,老师时不时地开玩笑“你们是我心中的梦,都上满弦,好好学,将来明考北大,晴考清华,来回坐车还是个伴!” 开始,他们听了以后互相飚着比着学,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听了以后,变成互相默默的对视和微笑……加之,从字面上同学们总是开玩笑说他们是一家人,而且经常开玩笑说“天明了,天晴了”。从中学入学老师点名时,田晴怯怯地告诉老师:“我的名字其实应叫田JING”之后,现在同学们更有借题发挥开玩笑说“‘明’‘镜’真亮啊!”
      慢慢的,他们的接触不象过去那么自然了,这种表面的生分,其实孕育着对心灵的相拥和生命相融的渴望萌芽。
如果不是周恩来总理的高考计划被四人帮以“反回潮”名义扼杀,如果不是不得不走上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道路,如果他们能够一起走进高中,一起经历高考,事情也许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但是,生活中从来没如果,生命中更不存在假设。
       明在即将毕业的前夜,神差鬼使的给晴写了一封信,不知是羞涩还是郑重、不知是命运还是慌乱,他神差鬼使地把这封信用邮局寄给了晴,结果……
      “寄丢了?”“听众”第一次有失身份地问了一句。
      “丢了,就简单了!”田明苦涩地摇了摇头。
      “……晴那身居教育局高位的父母的走狗们私拆了明的信,并上缴邀功去了,责难首先追到班主任。
      老师气的要命,把明叫到家里咬着后槽牙骂道:“邮个鬼!什么秘密要瞒着大姐?到我这里来转吗!”(至今明仍然对这位大9岁的师长兼大姐尊崇有加)
      没有办法,老师只好硬着头皮,历数明的卓越之处,和可以理解的幼稚,但是后来的事情,深深伤害了明幼嫩的自尊,并恶化成了终生变形的虚荣……
      当校方在广播里以严肃学习风气的名义,大搞革命化教育、批判小资产阶级情调,当晴被连续几天不许出家门,并风传要转学的时候,自幼争强好胜的明终于爆发了,他疯了一样地直接找到校长室,怒斥他们是“违犯邮政法”,进而给晴的父母写了一封公开信,“竖子恋意随风去,慰语二老消忧虑。胜我男子天下有,莫误东床招贵婿”。失去理智的他同时在信中告诉晴:“你尽管作你的好女儿,我今生不会再打扰,我田明说话绝对算数!”。时隔多年以后,才知道,已经哭了几天几夜的晴,从父母手里拿过信和诗看了,撕了,“笑”了,然后自己办了手续,转学,走了。
      这是后话。……”
      “听众”此时有些微微地前倾,那只船也被抱得有些变型,但是这次她没插话。
      “ 77年恢复高考,两个人分别从广阔天地考取了牡丹江和鸡西的两所学校,两人上学和放假要乘坐同一车次列车,经过14个小时的夜车到达家乡。”
      “事情就因此而并没有结束,否则这些也就仅仅是对少男少女青春时期的青涩回忆而已。      
      此时的田明,严格意义上讲, 在这个问题上不仅仅是心理错位了,而且由变形自尊,异化成了的畸形虚荣,按生物学观点,就像帕金森症一样,生物电在感情模块上处于短路打火状态。所以,考学以后的田明干了两件最该杀的事情,以当时来看,也就毫不奇怪了。

      一件事情是当时的学生老乡观念很重。星期日,经常有老乡在校际和相邻城际之间走动。有一次明的一个老乡去了晴的学校,回来对明说:你有一个中学同学田晴问你的情况了,然后调侃地说“小子你艳福不浅哪!”。
    当时明的心中酸楚、思念、怨恨搅做一团,短路的激愤使他对这段往事不可能理解,更难以冷静,所以他对这类信息,既珍惜异常,又故作置若罔闻。而这种自我的压抑终纠更恶化了他的心态,从而导致他做了第二件更加使自己踏上情感不归路的事情:
      到了一月中旬,各校放寒假了。回乡的火车是从明学校的所在地始发,晴要中途上车。那时,春运交通非常紧张,行李架、地板上都是穷学生,因为老乡给老乡提前占位置经常发生口水乃至体力的战争。
      或许是上帝给了机会,或许是晴有意的寻找,12个车厢一千几百人,晚上23点16分,当火车刚刚驶过牡丹江大桥时,晴竟然出现在明的附近……
      在车辆刚刚启动而电力不足的昏暗车灯下, 依然戴着那个透明框的散光眼镜的晴,摇晃在拥挤的人群中,对,没错,上面有一个锣丝总是经常松动,明曾经用点盐酸腐蚀一下的办法根治过的。
      田晴依然是那条藕荷色的长围巾,这已经成为明一生都喜欢的色调,他经常说这颜色是黑之余,白之起,赤之极,其实,知情人都知道这是晴戴了几年的围巾的颜色……
     田晴依然是那么柔弱单薄,从小明就经常调侃说她不能干穿制服的工作,因为没有肩……。
      田晴依然是那么娴静,即使是行李压、人群挤,从她那汗津津的脸上,也看不到一点儿的着急和烦躁,甚至不知为什么,都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疲惫。 尤其是那习惯性地微微蹙着眉头,似笑似嗔地望着明的眼神,仿佛像出板报当助手时,被无辜抢白时的样子,一点儿没变……”

      说到这里,田明此时心里稍稍一震!“对,要不然怎么总感觉‘听众’的表情有些似曾相识呢!对,火车上那天就是面对这样的南味儿表情”
      “听众”一动也没动,仅仅是投过来不知是期待继续讲,还是期待“明镜”有转机的渴求眼光。
      “明猛地站起身来,凭着183CM排球队长、三级跳季军的优势,横扒拉竖挡地一手举起行李一手拨开人群,把晴‘营救’到了自己的座位前。
      已释重负的晴,在明的面前,两脚跟不停的颠颠翘翘着,似乎是不能接受几年不见的明突然比她高出一头多的现实。她把藕荷色的围巾解下来拿在左手,右手平按在胸前,好像是在平息久别重逢的局促,眼睛里跳跃着燿燿的、尽力控制的兴高采烈,蠕动的嘴唇好像正在筛选着拥挤到口边的万语千言……

      这个该杀的明(而此时的明心中只有辛酸和思念异化成的怨恨,未必该杀),转过身去安顿好晴的行李,顺手拎下自己的旅行袋,侧过身来,把旅行袋换到了左手,细心的人可以看到他腮后的肌肉群抽促了几下,他把右手伸向多年来只能在梦里相对无言的挚爱,就在晴羞怯而又开心的递过来自己小手的时候,明却用惯于拦网的大手,轻轻地握了一下晴局促的手指尖,淡淡地一笑说:“你在这里休息吧,我到那边和同学挤挤”,就是十六个字,明和晴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于是这个身高183CM却没有1.83MM心胸的(二十年后老师骂道)的明,强忍着满腔眷恋、苦楚和自以为悲愤的泪水,披着虚荣和装腔作势的外衣,后患无穷地扬长而去,再未回头。
      这是两人双手有意识的第一次握在一起,也是唯一的一次握到一起。20年以后、40年以后他们虽然再次见了面,但是,谁都没有勇气去再一次把手伸向对方……
      说来也怪,两人从那次火车‘巧遇’以后,他们就从来没有再不期而遇过。
      为了自己那句所谓“说话算数”的英雄气概,在明知道自己今生根本无法摆脱对晴的这段感情的情况下,(虽然实际上用现在的眼光看,是很纯真又朦胧的),却为逞一时之意气,满足一时之虚荣,不惜亲手宰割真情、活埋初恋,为此,田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从这件事起,田明就注定走上了‘梦厣’和‘梦游’的情感之路,从此明的心灵就从来没有主动和被动地找到过归宿。从那时候开始,他怀疑真情,憎恨追求,拒绝感情投入,嘲弄举案齐眉。
      最顽固和明显的是明在两个方面出现了极端态度:既讨厌被追求,又不屑追求别人。问题的关键在于明是一个情感炽烈,却十分痴情专一的人,这种矛盾的天性,终于使明的感情经历充满了悲凉与遗憾。
      “诗呢?是怎么回事”不知是由于激动,田明的耳朵出了问题,还是“听众”的声音在淡淡的暮霭里传送阻力偏大,反正田明听起来,很遥远,很微弱……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毕业分配 ,明主动找教务处,宁可去边远老少穷地区,也绝对不回故乡双鸭山!
    20年之后,继续远离家乡的明,已在北国江城有了一些作为,似乎因为有了点儿权势,表面看很是人模人样的。可是,他的心理状态依然没有从多年前的感情挫折中解脱出来。因为第一次的失败,失去唯一使他铭心刻骨爱着的人,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和心灵阴影,是女孩子们评价他“可敬不可爱”的根源。在别人眼里“现代”的不得了的他,心中却藏着非常古典的信条——在真情问题上,只会、只能、也只应该有一次。

      90年代中后期,东北的国有企业江河日下,趁一家外国公司在伶仃洋畔反复动员的机会,明痛下挂冠而去的决心。离职之前,神差鬼使的他要“复仇”复。乘中学40年校庆回去捐款炫耀的机会,明在松花江上借了一条尚未正式下水的豪华游艇,把当年的班主任和同学邀请来,当然格外关照老师和个别知情同学把晴一定请来。
      再次重逢,两人真的是、的的确确地相对无言了……
聚会期间,脸上虽然洋溢着笑容可掬的客套,明的心里却在汨汨渗血,在含泪呻吟。但是两天一夜的团聚,明还是在虚荣心的支撑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同时用被老师同学恭维起的炽热与激昂,掩饰着自己的无限遗憾和悔恨。
      临别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明提议大家在一张大白纸上题词留念,大家客气之后,纷纷挥毫抒情,明一脸冷峻地写下了“最是人间不了情”,意在一箭双雕,孤注一掷的想战胜情感的正直,达到‘复仇’的虚荣‘初衷’。
    ……轮到晴留言,一向柔弱、娴静、怯怯生生的她,扶了扶不知是什么时候换的窄边眼镜,用习惯性微蹙眉头的双眼,定定地看着明,说:“我什么都明白,今天我为我是晴而感到幸福,我为过去和现在的明而感到骄傲。但是,你虽然为这次相逢如此破费,我也不会感谢你的今天,就像我从来没有嫉恨你的当年。田明,今天我们都不小了,同学老师也都明白了。我知道你对我父母当年的态度是致死也心不甘的,可是你知道吗,最终是你自己埋葬了你最珍惜的一切。田明,你那么大的虚荣心,就是有多少不甘心,又有什么用!”说罢,挥笔写下了“谁说明天更好”,掩面大恸而去。
      整整有2、3分钟全场楞住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从小到大总是晴天薄日的‘棉花公主’突然来这么一记重拳!
      醒过神来,有的女同学们搀扶着班任追出船舱,明面对滚滚东去的松花江水,怔怔地毫无反应。
      ……最后比明大9岁的老大姐班主任,揽着明来到别的船舱,告诉明,她早就知道的关于晴当年因为拒绝转学而绝食的事情,告诉明,她也刚刚才知道那年晴把明让给她的座位给了别的同学,自己在两节列车连接处用左手久久地摸着那被明握过的右手,哭了半宿的事情……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把“谁说明天更好”作为聚会录像的篇名,并且责成明反过来给过去在班级出版报时的助手晴当一回助手。以“谁说明天更好”为题,作命题作文‘解说旁白’……

      ……最后,想一箭双雕,却射中了自己的明,不负‘众’望地把“谁说明天更好”,演绎成为以‘理解昨天,珍惜今天,相约明天’为骨架的,以宽容过去、善待现在、寄语未来为由衷期待的‘解说旁白’……

    ……最后,听说晴回到故乡以后,经常去班主任家里。
    ……最后,听说如果同学们相逢相聚,说起明的时候,过去对‘信件’风波一直很低调的她,总是出人意料地大胆坦率:“我为我是晴而感到幸福,我为过去和现在的明而感到骄傲!”老师在电话中对明长叹道:“晴的勇敢虽然晚了,但是你的混劲儿还是没有早去”。明对恩师说:“不,她没晚。是明虚荣得混了,好在生活终于惩罚了虚荣者!”……

    ……再后来,又是几年过去了,明一直没有再回去过故乡,似乎是在回避和惧怕什么。听说,当晴知道明终于挂冠而去,背井离乡地去当洋买办以后,对班主任说:“可别再是为了虚荣呵!”并委托班主任老师把当年游江结束前后本想交给明,但最终还是没有递过来的一首写在蓝色信笺的诗转交给明……

      当年还是在黄埔江畔闯荡的明,收到老师转来的诗后,曾发了两个短信过去:“等我可以有资格与你唱和的下阕,我要在最权威的刊物上答复你!”“如果你还是因为我而伤心生气,那我告诉你,一个让你伤心生气的人,是不值得让你伤心生气的”。晴也回了一个短信“无论如何,我虽没有因你而更幸福,但是我会永远因你而更自豪”,从此两人又再一次断了联系……

      听说,她们全家回到了祖居地上海……
      也有的说,因为矿务局不景气,她和家人去俄罗斯闯荡了,有人还说确实在哈巴罗夫斯克见到过她。
      也有说,她提前退休,闲赋在家……
      总之,自从班主任老师一家人离开了故乡,明又一路南飘,直到现在两个人真是“生死两茫茫”了。
      “当年,怎么不通话联系呀?!”“听众”的声音是那样的嘶哑而遥远。
      “我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有些过分的眷恋笔墨,我一直觉得精神的沟通是可意会很难言传的。因为写的时候,既是用灵魂在诉说,也是跟灵魂在诉说。此时不受对方反应、环境氛围、面子和虚荣的影响,一路诉说,一路真诚。写的时候,你既是与你希望交流的人娓娓而诉,促膝而谈,你也是在与自己的灵魂在对话。一切错的、假的都会在你反复的真诚督导下,得以反复的过滤和净化,你在这其中是真的达到忘我的境地。所以,当有人不理解和尚僧人,为什么那样痴迷打坐、追求入定的时候,我就会笑着告诉他们,我们也许是与佛无缘,但是,你去给你最愿意写给她信的人,真的安静地写下去,那种美妙的感觉就是入定,不仅是忘我,几乎是无我。……”
      “你最近还经常去我们网站吗?”“听众”整个晚上第一次打断了田明的话,听起来怎么让人感到有点儿摸不到头脑?
      “我还不至于因为退稿就那么狭隘吧,跟饭后一棵烟一样准时。”
      “11月26日有一篇也是你们东北老乡写的杂文,内容暂且不论,我觉得题目最适合你了!”
      “什么题目?”
      “《你穷你活该》!”一个晚上了,“听众”这突然的斩钉截铁,让田明从防波桩上跳了下来。
      “什么意思?!”
      “这就是那篇文章的题目。”
      “你的船!?”一方面田明想改善一点气氛,另一方面,田明真的看到苗丹本来用双手环着的A3纸船,确实已经被她抱扁了。
      “我来帮你修理一下吧”,田明是真心的。
      “哗!哗!”苗丹两把撕了那“四年之祭”
      “何苦呢?” 田明讪讪地,很不自在。
      “哟,得罪了,不是对你。”
      “怎么说”田明不知不觉地又用上了本地话。
      “此时此刻,我觉得水葬的事,不是不值,就是不必!”苗丹也从防浪桩上直起身来。
      “何以见得?” 田明赶紧抓住暗度陈仓的机会,她的斩钉截铁,让他想起了游江时的尴尬。
      “‘一个让你伤心生气的人,是不值得让你伤心生气的’!”
      她一边复述着,一边灿然地走上大堤。
      他懵然地隔栏相对。
      “对了,你的下阕呢?”她似乎又恢复了职业习惯。
      田明有些不自在地从手袋里,拿出一个做坏了一半的小舟,隔着铁链递了过去。
      借着初放的路灯,编辑读出了声来:
      “把苦涩留在心里,
      送你一份潇洒坦然。
      把眷恋揉进目光,
      送你一份凝重,把眷恋揉进目光,
      送你一份凝重永远。
      不要说体验多少无奈,
      不要说徒劳千年企盼。
      分别的时候,
      轻轻道一声再见!
      圣洁的牵挂埋在心底,
      生命的旅程
      就会永远的天高地宽!”
      “……”他们都没有说话。
      “不想写出来”还是编辑打破了沉寂。
      “为了什么?声讨、忏悔、缅怀?我目的不明,是不做事的”田明骨子里的虚荣在蠕动。
      “为了惋惜,为了祭奠,更为了取得联系!”她用双手把被晚风吹乱的长发捋向脑后,果绝地说。“明天还是这里,讨论写作提纲!”越来越不容置疑。
      “你的四周年祭,更有普遍意义,现在谁还像我这么古典!”田明略微有些要小用狡诘。
      “还要虚荣下去?”
      “……”田明讶然!
      “明天见!”当田明省过神来,似乎是天上掉下来的一辆摩托车,已经载着编辑融入这个城市独特的摩托车编队当中。
      怔怔的他只记得她离去的背影,长发、呢裙、短靴和似笑似嗔的亲和!
    …… ……
      田明终究写了出来,但是,他没有去赴提纲之约,也再没有去防波堤。
      甚至连做梦他都不会、也不配去的。
*本文2003.12.12首次发表于“且听风吟文学网站”
*再修改于2009年的秦淮河畔
*本次为“诗梦文学音画网”迎接2017情人节再度润色优化
为了纪念当年一气呵成的写作与回忆,特把2003拨号上网的评论互动拷贝到15年后的4G环境,仅供闲暇凑趣:

主题文章:《梦断虚荣》- 原生态冬青于 2003-12-12 11:46:46 发表
  评《《梦断虚荣》》 - 冷雨热雪 11-18 10:13 回复
  
冬青,最善文中夹诗。
  
评《《梦断虚荣》》 - 映儿 01-13 00:58 回复
  
“我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有些过分的眷恋笔墨,我一直觉得精神的沟通是可意会很难言传的。因为写的时候,既是用灵魂在诉说,也是跟灵魂......”说得多好啊!
  我们都为年轻时的虚荣付出了一生的代价。冬青,这篇文章映儿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读的,因为我不忍读得那么快,那几乎在写我!
  “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憧憬,因为我爱虚荣胜过爱生命”这是我年轻时候写下的诗句。
  当我们猜到了谜底,生活早改变了谜题
  当我们不再虚荣,岁月早更换了布局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是对今天的珍惜! 评《《梦断虚荣》》 - 永远的情牵 12-17 15:09 回复
  
  
致原生态冬青:今天工作之余,一直在看你的作品。而最后看完这篇,我不能不写点什么给你。首先,我佩服你的勇气。剥开自己的心给别人看,会很痛,我知道。你说“不投入写不了,太投入写不好”。是的,也许我是太投放了吧,在我几经沉思又边回忆边拭去涌出的泪敲下那沉埋心底多年而至今仍在作痛的往事以作为我的处女作时,不幸被编辑击毙。我知道,是我太投入了,太投入了肯定写不好,因为我自己懂,可是别人看不懂。
  看到今天这篇文字,又让我想起很多。正当我有了对你评价“在众多充满情与爱的字眼的世界里,你是一枝独秀”时,让我看到了你另一面的真实,感受了你真实的情感。是的,太多的虚荣掩盖了真实的内心。
  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爱过,而这份爱,永恒!
  
  回复:永远的情牵 - 原生态冬青 <12-17  19:54> 回复
  回复:原生态冬青 - 永远的情牵 <12-18 09:35> 回复
  回复:永远的情牵 - 原生态冬青 <12-18  19:35> 回复
  回复:永远的情牵 - 原生态冬青 <12-19  08:40 回复
评《《梦断虚荣》》 - 风吟 12-17 14:00 回复
我的回忆里应该有类似的影子,我却从没有你的勇气...
回复:风 吟 - 原生态冬青 <12-17  19:28> 评《《梦断虚荣》》 - 风儿飞过 12-16 16:06 回复
要剥开自己已经夯实的虚荣需要巨大的勇气,
要翻看自己心底里沉积的那永远的痛更需要毅力,
你是勇者!佩服!!过来人在此祝愿你心想事成!
  
   回复:风儿飞过 - 原生态冬青 <12-17  08:04>  回复
  评《《梦断虚荣》》 - 自困 12-15 17:55 回复
  
  
看完你的小船,真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我有时很迷惑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时而相信人的命运程式无法改变,时而相信命运可以掌握在人的手中。
  但无论如何,人的一生潜伏着太多的无奈。
  所以有时候我想,人生的期待、迟疑、无望、、、、、、它带给人的或许不是肉体之痛,而是一种生存之痛。
  
  
回复:自困 - 原生态冬青 <12-16  23:22> 评《《梦断虚荣》》 - 再度孤独 12-14 19:27 回复1
  
  
为什么纯眸朦上雾
  因梦断了
  为什么你的的背影永远在雨夜孤凄消失
  因梦断了
  为什么再也不敢在午夜呢喃你的名字
  因梦断了
  为什么梦中不敢有你
  因梦断了
  为何梦断了,却想用一生的梦境去寻忆你、、、、、、、
  
  
回复:再度孤独 - 原生态冬青 <12-16  23:13>
评《《梦断虚荣》》 - 含羞细草悄悄绿 12-14 18:49 回复1
  
我一口气看完了,内心的情感觉得很复杂。怎么说那,我感到这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写的很真实,感性的描述很细腻,就是当初发生而又没有写出的东西,特别是在人物的刻画上,语言的修辞上,都含盖了北方人的特有特征。我觉得这点很好,有特性。其二是,这篇文章如果不署名,让我看,我也能猜到是你冬青兄写的,尽管我们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我有这点自信。第三,该怎么说呀,哎,其实我什么也不懂,在多说你该笑话我了。总之我非常喜欢你的这篇小说,同时佩服你把它写的那么好!

回复:含羞细草悄悄绿 - 原生态冬青 <12-16  23:06 回复
评《《梦断虚荣》》 - 丝穗流帘 12-13 09:46 回复
写下这一切,可能需要很大的勇气吧?但是你最终还是把它写出来了。遗憾的是,它静悄悄地藏在连载的一隅,我们都没有注意到。
  读完之后,半天,不知该怎样表达自己的看法。对着那些文字,想象文中刻画的那个人物,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他与冬青君混为一体。从文中感受到的田明,与我在凭栏认识的冬青君,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总觉得这更像是你对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的解剖,这样理解,可对?
  命运有时是由性格决定的。
  你说的对,写小说与写杂文是不同的,它需要用心,需要自己沉进去。而沉进去又是情思敏感的人所最怕的。我的许多小说题材,都是因为自己不敢写而让给朋友了。现在手头上还有几个,都是开了个头,或写到一半,就无法继续了。
  地你这篇文之前,拜读了你近期的几篇诗作,很喜欢那首《劝更名》,“莫道苍天妒英才,请君且别郁孤台。”觉得拿它来送给冬青君也很合适呢。
  
  
回复:丝穗流帘 - 原生态冬青 <12-16  23:02>
评《《梦断虚荣》》 - 小语儿 12-12 21:24 回复
  
爱了,爱过,夫复何求!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7141

帖子

37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1428
发表于 2017-2-10 23: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赏阅之!梅香问好!

点评

感谢沙发和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1 16:35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7141

帖子

37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1428
发表于 2017-2-10 23: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宵节快乐!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主题

5675

帖子

133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6718
发表于 2017-2-11 14: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像在老诗梦读过。爱,虚荣,无奈和痛交织在一起,刻画了男主人公真实的性格,真实的情感。喜欢读你这类文章胜过读你的古诗词作品。

点评

呵呵相应总编情人节发帖号召,第三稿回锅肉俱往矣,数当年角色,飞雪寥寥…… 这种东西写一次就后悔了,受累的发酸,心累得发冷。。。。好事固体“轻资产”符合新常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1 16:33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275

帖子

10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5601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16: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幽谷幽兰 发表于 2017-2-11 14:03
我好像在老诗梦读过。爱,虚荣,无奈和痛交织在一起,刻画了男主人公真实的性格,真实的情感。喜欢读你这类 ...

呵呵响应总编情人节发帖号召,第三稿回锅肉俱往矣,数当年角色,飞雪寥寥……
这种东西写一次就后悔了,手累得发酸,心累得发冷。。。。还是古体“轻资产”符合新常态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275

帖子

10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5601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阙梅香 发表于 2017-2-10 23:52
赏阅之!梅香问好!

感谢沙发和鼓励。。。。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7141

帖子

37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1428
发表于 2017-2-11 23: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香问好!元宵节快乐!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主题

5675

帖子

133

精华

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6718
发表于 2017-2-13 16: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精华推荐并操作!

点评

多谢总编抬爱,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4 09:54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诗梦文学音画网 ( 黑ICP备20002108号

GMT+8, 2024-4-20 02:44 , Processed in 0.094971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